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终南山女隐士,离家40年从不见亲人,83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答张五弟》

现代很多人都对那种隐居的生活非常向往,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埋头苦干,想要等到老了隐居山林,就像在《思蜀》里描写的一样:“白发当归隐”。人们之所以向往隐居生活,无非是厌倦了现在每天的匆匆忙忙,而且在每个人心里对隐居也加以理想化。但其实隐居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的无忧无虑,隐居更要耐得住寂寞。现在大多数人们所指的隐居都是认为生活在人烟稀少而且地域偏僻的地方,在人们心中它就是“桃花源”。那今天我就要来打破关于隐居美好的幻想,让你们看一看一位终南山隐居者的艰苦生活。

这位女隐士被人们称为终南山第一女隐士,她隐居之后一直在山中修炼,她的修炼生活长达40年。在这期间她也从不与自己的亲人见面,她称自己83岁时能连续打坐天之久。这位女隐士叫做王芝霞,她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是一位陕西人。王芝霞的家庭与普通家庭并没有什么两样,她的父母以农为生,虽然她的家庭一切都与其他普通家庭一样,但是王芝霞的表现却从小就与众不同。

很多小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只要父母带他玩耍或者给零食吃就会哄好,但是王芝霞在哭闹时只有参观寺庙才可以开心,这也注定王芝霞的不凡。有人认为是不是王芝霞从小受父母影响对佛教文化比较喜爱,前面我们说过王芝霞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所以王芝霞喜爱佛教只能说天生的。也因为这周边的人都说王芝霞是不是上辈子与佛教结缘,这辈子才对佛教这么喜爱。

在王芝霞幼年的时候,她对这些佛教文化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她知道自己很喜欢听到寺庙的钟声,还有寺庙里的一切。而且每次去寺庙王芝霞都感觉自己对这里十分熟悉,内心深处有一种牵挂感,并且这些熟悉感在王芝霞见到佛教后更深厚了。那时的王芝霞并不识字,后来王芝霞经常自己去买很多佛教经书研究,我们都知道佛教文化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难懂的,而且这还需要极高的佛学悟性。但是王芝霞在看书时并没觉得难懂,而且还觉得十分有趣。就这样在佛教文化的滋养下王芝霞慢慢长大,而且她的很多行事准则都依靠佛法要求。

后来因为每日忙于生活,而且王芝霞也已成家立业,有了孩子,所有对佛法慢慢淡忘了。有一天王芝霞参观了一个寺庙,这趟寺庙之旅也让她重新燃起内心对佛法的追求,几经挣扎她最终决定出家。对于王芝霞的这个决定,她的丈夫和孩子一直劝阻她,但是王芝霞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她下定决心想继续学习佛法,无论谁都无法阻拦她。

在出家期间她也多次想起自己的孩子,想要回去看看她,但是她还是没能放弃修行佛法。为了能够彻底清净的学习佛法,她决定到终南山深处修行,离家40年,她从不见亲人。“重峦俯渭水,碧璋插遥天。”这是在《望终南山》一诗中对终南山的描写,终南山由于气候宜人十分适合隐居修行,并且这里还有着极深的佛教文化。在山中修行的王芝霞,生活十分艰苦,由于山中道路不便,王芝霞每次上下山都很困难,而且外出采购更是难上加难。王芝霞修行时的房屋也十分简陋,甚至会在雨天漏雨,但王芝霞没有抱怨。对于王芝霞来说,只要心中有佛,陋室也能修行。

参考资料:

《思蜀》

《望终南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