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大国脊梁·圣境峰光——高原雪山画派作品全国巡展》研讨会综述
文|崔念晗
在即将迎来建*一百周年之际,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贵州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大国脊梁·圣境峰光——高原雪山画派作品展》年全国巡展。全国巡展的学术研讨会在文化底蕴厚重的国画大省——陕西和山东进行,主题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性转型及其群体现象”以及“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地域特征及笔墨创新”。研讨会汇聚秦、鲁、川三地的理论名家与学者,紧扣地域性、画派群体发展、现代性转型和笔墨创新几个方面,将雪山画派立足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两场学术研讨会的论点入手,以明确的史论观点为依据,结合高原雪山画派创始人李兵的作品从地域性审美、画派理论逻辑、崇高审美形态、笔墨意境和现代性转型这几个方面,系统地对各位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学术阐发。
研讨会现场(西安)
研讨会现场(济南)
一、地域观念:文化特征与民族气质的确立
“中国绘画”或“中国画”一词的提出,一开始就包含了对地域范围的界定,指的是区别于“西洋画”的在中国地域范围内的绘画,且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的涤荡中,中国绘画已经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品评体系,在这背后产生支撑作用的是中国人积淀延续的生活方式、哲思模式和审美观念。“高原雪山画派”创立者李兵在雪山下工作、生活十余年,用绘画语言将朝夕相伴的雪山之壮美、崇高和冰清玉洁的境界表现出来,如雪山在风雪中沉着坚定、在阳光下风姿卓越,冬日积蓄能量、春天滋润沧海桑田,以及冰肌玉颜春风化雨的风骨之气。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