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知否玉真公主王维绿肥红瘦,但与诗仙李 [复制链接]

1#

是知否玉真公主、王维绿肥红瘦,但与诗仙李白关系也不一般般

小编的故事谈到过《诗人王维与女道士的孽缘,为什么有“不向空门何处销”的感慨》。今天聊一聊玉真公主与李白的一段不解的情缘。

从李白的《玉真仙人词》一首诗中看到:“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诗中所提的玉真仙人,是不是玉真公主呢?玉真公主的有关背景我们谈和王维关系时,了解了不少。这里不细说了,小编的感觉就是,玉真公主喜欢才子,喜欢写诗的才子,她喜欢王维,那么李白一定更喜欢。

李白诗赋造诣不比王维差。一定程度上超过王维的。李白和杜甫齐名,王维似乎要稍逊李杜两人。有人对李白的评价: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可见李白诗章文采的才华。还有人对李求职的诗,倍加赞赏。《与韩荆州书》提到:李白陇西的布衣,流落在楚汉。十五岁一身好剑术,胜过诸侯,三十诗章成型,超过卿相。人长得虽然高头不满七尺,但雄心勃勃万夫不当。

看看李白的求职信,是有点自视清高,感觉神采飞扬,高庭阔步,潇洒不羁,风流倜傥。求职的诗写得好,但老板韩荆州根本看不惯李白这样自傲,肯定不会录取他的。

李白为什么自谋职业,因为李白文才好,但不科考之路,不参加科举,再好的本领,皇上也不好给你封个职位干干。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传说不少。有一个比较可信的理由,说是李白这个家族有可能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的后人,玄武门之变时隐逃出京城,隐居西域。到了武则天执政时,家世背景有所放松,回到中原来发展。

当时唐朝科举制度,是要验证几代人的身份,李白肯定不能写出自己的身份。所以科举对他来说这条路堵死了。

李白从24岁起,辞亲远游自谋职业。27岁他,与原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安家于安陆。李白结了婚,也没有拴住他,继续失意游走5年。其实他不是随意游走的,想谋个好职业。但都是求职未果。

32岁的李白在游走到西安时,结识了长安的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玉真公主献了诗。

李白献给玉真公主的诗,也就我们开头提的《玉真仙人词》。这里我们就知道,玉真仙人就是指的玉真公主。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更是李白的祝玉真公主得道成仙的奉承话。

在这期间,李白也认识了贺知章。李白把《蜀道难》和《乌栖曲》两首诗,征服了贺知章。对李白潇洒出尘的风采和瑰丽的诗歌大大欣赏。

43岁的李白,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引荐,让唐玄宗对李白的诗赋大为赞赏,封李白翰林,陪侍皇帝以诗纪实,李白可谓一步登天。

李白生来就是风流多情的人物,43岁他遇上玉真公主,个性飞扬跳脱,加上玉真公主帮了他这么大的忙,感恩也吧,情投也吧。李白与王维一年生的人,年龄同岁。玉真公主喜欢王维,当然文才不亚于王维的李白,玉真公主肯定更能接纳李白了。况且她也是李白的知遇之人。

李白一生和王维差不多,都是靠着玉真公主起家的。两位大诗人对玉真公主感情,小编认为,王维对玉真公主感情约束有点不情愿;李白正好相反,一直爱慕着玉真公主。有情人真是相看两不厌,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