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感受王维的超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祛白季 https://m.39.net/disease/a_11972565.html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_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

裴迪是王维好友,两人都隐居在终南山,常常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首诗就是王维写给裴迪的酬赠诗。

首联写山中秋景,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颔联写诗人意态安闲、超凡脱俗的形象。倚杖柴门,临风听蝉,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如此之场景难道不觉与陶渊明有些许相似吗?

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化而来。

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维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

尾联引用陶的典故。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

此时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