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雅昌专栏彭德终南山造就的艺术家樊洲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当代艺术批评家彭德

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批评家彭德新书《西安当代艺术》近日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完成,宣告了第一本梳理西安当代艺术的书籍诞生,为外界了解西安当代艺术提供了文献参考资料。《西安当代艺术》不是人们期待的客观的西安当代艺术全史,只是一部简略的评论集或索引。

樊洲

樊洲是终南山造就的艺术家。

樊洲筑室终南山,看山读山画山,寻找独特的表现方式。他的画风同老长安画派和新长安画派名家相比,大不相同。以代表作而论,赵望云是写生山水,石鲁是性情山水,何海霞是结构山水,罗平安是符号山水,崔振宽是解构式山水,陈国勇是心象山水。樊洲的山水画分三型,都具有人文意味:一是寓意山水,二是书写山水,三是乐律山水。其中,寓意山水和以行书笔法入画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同传统山水画保持着文脉上的联系而又不同于传统文人画。以乐律入画的山水画,既体现出文脉又超越了文脉,使得不懂中国文化的欧美画家面对他的这批作品,也一看就懂,没有障碍。樊洲的乐律山水,用波浪状的行云流水描构成画面,最为批评界看好。

年春节,偶然的机缘,中国文化部有关人士在巴黎中国艺术中心为樊洲举办展览,成为首次展示中国现代艺术的个人特展。展览期间,樊洲通过讲座介绍中国山水画源流,反响出乎他的预料。法国同行对不曾深究的中国艺术思想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樊洲不仅是艺术家,也是哲学家。皮尔·卡丹特地设宴款待,称赞樊洲是天才艺术家,很现代,比美国波洛克的线条更有内涵及韵味。莫奈艺术馆馆长邀请他到该馆举办个展,十位法兰西院士表示想来樊洲画馆举办他的研讨会。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易夫·米勒冈认为樊洲的线条很优雅,能感觉到画家内心的纯净,作品洋溢着与大自然的和谐,有巴赫的静谧,也有喜多郎的空灵。

樊洲作品

樊洲与终南山结缘,始于年。那一年春节刚过,38岁的樊洲以西安画院画家的身份,被指派到终南山参加社教,从此他的艺术不再与这座山脉分离。当时他住的茅屋坐落在海拔米的太乙湖畔。太乙湖别名天池,是整个终南山脉最大的天然湖泊,唐代名叫古龙湫,湖边耸立着太乙峰。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的正是这座山。当年他住在湖边,湖水冰冻,万籁俱寂,茅屋四壁透风。即便他发出狮子般的吼声,也无人响应,这种静谧的环境,有助于山水画家的冥想和创作。领略大山之魂,樊洲认为体验比写生重要。他历时六年,徒步在终南山脉独行,穿越了将近五十道山谷。九年后,樊洲在太乙峰下营造“樊洲中国画馆”,成为这个国家地质公园一处隐秘的景观。

樊洲画馆,东临古龙湫,西靠太乙峰,南望五台山,北接十八盘。十八盘有险峰数座,瀑布高挂,樊洲认为是范宽当年隐居的地方,《溪山行旅图》的原型。五台山又名南五台,终南山脉著名的佛教圣地。古龙湫这个天池是古代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深邃的湖水或平如明镜,或波光如织,风雨晴晦,无不动人,最能消解胸中垒块。太乙峰绝壁如削,气势豪放。山既高,又有太乙仙人,山仙同体、山海遥感的景象陶冶着樊洲的情操。樊洲强调情景合一,知行合一。与终南山对话,成为他的日常课题。樊洲认为在这个环境,如果艺术境界不能长足提升,辜负了大自然的一番厚意。樊洲写道:

太乙山崩兮,养我素心。天池潋滟兮,鉴吾慧灵。

剑舞山巅兮,真气激荡。琴鸣谿涧兮,天音涓流。

抒天地之心兮,发乎毫端。招山水之魂兮,泼墨素绢。

烟云供养兮,神会终南。

樊洲隐居终南山十几年,一派仙气,同水土有关。城市自来水在夏天过夜后就不宜再喝,可是山里的泉水储存一年也不会变质。樊洲用山泉磨墨,每次作画剩余的墨汁,积攒数年,墨色日益浓厚醇正,在画面呈现的厚重感,任何新墨汁都无法企及。

樊洲爱诗赋,擅长书法,倾心古琴和武功。国内武术高手和古琴大家,曾多次在樊洲画馆长驻,交流技艺。樊洲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以乐成画,移植太极拳的力量与含蓄于笔下,都离不开蕴藏人文内涵的终南山。

樊洲的艺术,引起了当代艺术批评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