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受到和的工作制度之后,很多不习惯“内卷”的年轻人也萌生出隐居避世的念头。在古代,终南山就可谓是隐居第一圣地,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隐士连续打坐天。在她85岁高龄的时候,她甚至宣称自己在和佛祖交流!这究竟指的是谁呢?
其实这说的是王芝霞的故事,很多人将其称之为“天下第一女隐士”。从小的时候,她并没有异于常人的特质,就是众多普通女孩中的一员。仅仅是因为老来得女,所以,她的父母对她比较疼爱而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王芝霞之前的童年生活就布满了贫穷和落后的回忆。可小时候的她对寺庙情有独钟。在别人嬉笑打闹的时候,小小年纪的王芝霞一到寺庙之中就能安静的坐下来。为此,很多当地的人都认为这孩子跟佛家有缘。
三岁的时候,王芝霞便懂得如何念经和跪拜佛像,加上对佛学比较感兴趣,她便一直沉浸在学习佛学理论知识的快乐之中。在她这里,晦涩的经文就像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切在她这里变得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无师自通的王芝霞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背诵多本经书。等她将皈依佛门的想法告知家人的时候,她的父母竟然觉得她很荒谬。于是,在他们的强制安排下,没过几年,20多岁的王芝霞也就嫁人了。这时候,她就像是很多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样生儿育女,除此之外,在闲暇之余,她还要操持家务和干农活,根本没有一点时间看她喜爱的经文。
王芝霞命运的转折点在年悄然降临。有一天,王芝霞再次来到香积寺上香祈福,听着熟悉的敲木鱼声音,她一直感觉到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呐喊着。那时候,她的孩子早已成年,考虑到自己并没有什么牵挂,于是,她便再次有了皈依佛门的想法。
就这样,不顾丈夫和孩子的反对,王芝霞毅然决然地离开家,转而成为一名修行者。刚开始,她也会因为思念孩子而哭泣,但她早已熟悉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日子,所以,为了彻底告别红尘,她索性来到终南山隐居避世,并给自己取了一个“王慈善”的法号。
一直以来,终南山便饱受争议,有人认为这是道家文化的诞生地,也有人认为这是佛文化的起源地,可无论怎么说,对王芝霞而言,这就是她理想中的“人间天堂”。在她的心中,即便住着简陋的房屋,甚至只能点着微弱的烛光来诵读经文,可她只要能时常靠近佛,便会觉得心安理得了。
她时常说自己这是在“渡人渡己”。多年的隐居生活让王芝霞心无杂念,甚至对生活充满着乐观之情。尤其的是虽然居于陋室,可她还不忘给她的房子取名为“三圣殿”。由此可见,她早已成为一名淡泊名利的高人。
在外人口中,王芝霞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比如,她曾经连续打坐天,而且这是发生在她85岁高龄的事情。在她看来,打坐并不是无意义的事情,而是自己与佛祖交流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自己可以表明对佛祖的诚心。在很多人看来,她的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也是无人能敌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王芝霞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修行者,但她并不是寡言少语且冷酷无情的人。每逢有人来她的住所拜访她,她的脸上总会挂着谦和的微笑。几十年的隐居生活早已给她沉淀出一份沉静和温柔。当然,,隐居终南山的日子难免会因为吃五谷杂粮而有个头疼脑热,所以,在自学中医几年之后,他也会免费为附近的村民看病。
这几十年以来,王芝霞见过很多狂热的佛教信徒,同时也见过一些半信半疑的香客。不过,清醒和坦诚的王芝霞总会善解人意并帮助他人解忧,她认为佛祖并不是万能的,而信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净化内心的过程。基于此,在参悟佛法之后,大家要学会理解生活和善待自己,这才是学习佛法的阵地所在。
不过,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王芝霞也不例外。很多人认为她抛夫弃子,从而化身为不近烟火的修行者,这是一种极其无情的行为。
可是,人有悲欢离合,谁的人生可以事事如意和圆满呢?也许在王芝霞的心中,富足的物质生活早已不敌丰裕的精神世界。换言之,对看透人生的高人来说,在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之后,外界的流言蜚语早已是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