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字摩诘)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而且精通音律。相传,王维曾为玉真公主弹奏琵琶曲《郁轮袍》而得到公主的垂青,因公主引荐而高中状元并踏上仕途之路。在古代官场,才华固然重要,但背后的靠山更加重要。这个和本文无关就不多说了。王维还是个喜参禅悟理,诚心向佛的居士,所以又号称摩诘居士,后世冠以“诗佛”之称号。
王维现存世的诗有四百多首,虽然类型涉猎颇广,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爱情诗等,但山水田园诗是其诗的主流,他还是最以山水田园诗而见长。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明净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空灵净心,浑然忘我之感。
现在涓涓隽语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王维的七律《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创作背景
若想深刻了解一首诗的内涵和主旨。首先得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生在大唐最鼎盛的时期,他的最美好的青少年时代是沐浴在大唐开元盛世的光辉之中的。可没有想到把大唐推向巅峰的雄才伟略的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后期渐渐昏庸。从开元二十四年()开始,便偏听偏信奸相李林甫的谗言。罢名相张九龄,提拔老好人牛仙客。奸臣当道,让曾经写下“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王维失去了对皇帝对朝廷的信心。于是他在离长安40公里之外的蓝田终南山附近购下了宋之问曾经居住过的山庄,就是诗中所提到的辋川庄。
辋川是王维避世的世外桃源,但他并没有辞官。他在庙堂与山野之间往来,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参悟生命,感受自然。可以说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山水田间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让王维忘却了俗世烦忧,加之参禅悟道,学习佛理,使之对人生大彻大悟,实现了仕与隐的绝对自由。《积雨辋川庄作》便是他在这片世外桃源放飞心灵的自由之作之一。
涓涓隽语的解读
首联写出了恬适。空林久雨,柴火都湿了,烧起来很慢。用慢火蒸熟了简单的饭菜,野菜和黄米饭,然后送到了东边的田地里。
东菑:泛指田园。
山中岁月,粗茶淡饭,躬耕田垄,看似清苦,实则恬淡适意。
颔联写出了空旷。广阔无垠的水田上白鹭自由飞舞,高大的浓密成荫的树丛里黄鹂唱着婉转动听的歌。
夏木:高大的树木。
此联虽然描绘的是白鹭黄鹂的动态图,却是反衬此处的空寂与安逸。此种写法令涓涓想起了作者的《鸟鸣涧》,也是采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出“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颈联写出了静谧。在静谧的山中修心养性,看花开花落,采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在树下吃着粗茶淡饭,生活简单而幸福。
槿是一种朝开夕谢的花,因为开放时间短,所以称为朝槿。
简单的生活,会使人内心宁静。心宁静了,世界便美好了。
尾联写出了闲散。王维自称“野老”,曾经“与人争席”过,但如今已经看淡一切了,所以你们这些“海鸥”就不要再怀疑我了。
野老争席和海鸥相疑运用的是两则典故,分别出自于《庄子.杂篇.寓言》和《列子.黄帝篇》。野老争席罢指作者归隐山林,与世无争,海鸥借喻人事。
看尽世间三千繁华,宠辱恩怨,我唯愿作那终南山上一野老,闲看那庭前花开花落,漫随那天外云卷云舒。
涓涓隽语父亲节两首不同风格的诗,表达相同的爱:万里燕山寄客魂
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背后的故事,涓涓隽语解读《和董传留别》
作者:涓涓隽语
愿涓涓隽语如同涓涓流水慢慢注入您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