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归隐山林,心之所向 [复制链接]

1#

上班真的好累啊。

小嘉每天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而打工人的心酸苦楚,或许只有自己清楚。

最让小嘉不舒服的,应该是通勤了。

每天大早上的,就要跑着去挤地铁,活脱脱的一副社畜模样。

小嘉焦头烂额的同时,总是会想着:

如果哪一天,小嘉赚够了钱,去隐居该有多舒服。

常在城市生活的小嘉,自然是看惯了车水马龙的繁荣。

每每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当我偶然间看到那些与世隔绝的山林美景,

小嘉总是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尤其是最近了解到的三星堆的一些考古发掘。

有时候,小嘉总是向往着古人的生活。

看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小嘉不由得会被其吸引。

这就是古人的世界吗?

如果我归隐山林选择在了四川。

小嘉是不是也能和三星堆的古人们一起,仰望同一片星空。

当然,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哪隐居都一样。

既然是求得心静,那么真正的隐居生活,为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

想起这个,小嘉就会想起先前的一些报道。

说终南山一直是有隐士文化。

然后,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较大,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开始上山隐居。

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逃避生活。

小嘉觉得,这样的行为可能欠了考虑。

只是纯粹地想着逃避现实,并不是一个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归隐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就很容易退缩。

就像当初说的终南山,万人上山。

每当冬天来临,特别是天气寒冷下雪之时,这些所谓的“隐士”就下山居住。

小嘉觉得,这个也不是十分可取。

毕竟隐居还是需要有定力的嘛。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五柳先生这首诗,大概说的是: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碎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笼子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山林之间。

事实上,古代文人选择山水之居,也是为了享受身处山水之间的那一份宁静。

小嘉如果能像古代先哲一样,跑出去隐居一会时间。

或许下一次的项目,下一次的方案的撰写就会更有灵感吧。

当然,这种说法就显得比较功利。

小嘉自始至终也只是一个俗人。

但归隐,依旧是心之所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