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都赋序写了些什么内容 [复制链接]

1#

班固是东汉的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固是班彪的儿子,班超的兄弟。他的父亲因为《史记》没有修完,于是就继续修《史记》,并且力求完善。汉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人诬告篡改国史,导致入狱,他的弟弟班超则为他喊冤,班固在出狱之后就出任兰台令使,奉命撰写东汉开国以来的史事。

他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他和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合称“汉赋四大家”,后来迁为郎。和帝时期,从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失败了,被免冠,为仇人捕系,死于狱中。他的赋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答宾戏》、《竹扇赋》还有《终南山赋》、《览海赋》、《耿恭守疏勒城赋》的残篇。

《两都赋》是班固辞赋的代表作,也是京都赋的名篇。这篇赋《汉书》本传只作一篇,而《文选》则分为《西都赋》、《东都赋》两篇,并且文字其实也稍稍有点出入。

《文选》所记载的《序》先是阐明了班固对赋的社会作用的看法,明确肯定赋有讽与颂这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可以与雅颂媲美,但是这个跟扬雄的劝百讽一不同,这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企图用赋来巩固政权,希望用赋来服务政权的意象。同时这篇序还说明了班固写《两都赋》的背景和创作目的,说明至明帝时西土人士还有希望返都长安的。

班固《西都赋》内容解析: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

这里的流就是说流派的意思,日不暇给是说事务繁多,没有空闲的时间来顾及这些事情。这段话是说有的人说道:“赋是古诗的一种,当属古诗的流派之一。”当成康的盛世已经过去,送样的歌声也随之停止,先王的恩泽已经没有了,而赞美的诗意也随之逐渐消逝了。当初大汉刚刚安定下来,忙于百姓生计以及事务繁多,导致其他的事业就无暇顾及。直到武帝、宣帝时期,才开始崇尚礼乐,开始考核文章,宫门里面有金马门可以召集群臣著述,建立了石渠阁可以收集藏书,宫外还设立了乐府用来发展音律,从而可以振兴礼教,发展文化,弘扬国家的制度以及伟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