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片价格 https://m-mip.39.net/pf/mipso_9281932.html生不只是简单的眼前,还有诗和远方。不知有多少人受此影响。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家出走,到城市里去,但也有人选择离开城市,去山里寻找自己渴望的生活。一句“天下大修,终南为冠”,让全国许多人慕名到秦岭终南山修炼,或者到隐士寻访。
在《全唐诗》中,有超过一千五百多首与终南山有关的诗歌。古往今来,高僧、名人、士人都把这里当作神庙、道观、庙堂外的栖身之所。而且,《诗佛》王维是隐居于终南山之中的最著名的佛家诗人之一。唐人王维是唐代上流社会分子,在陕西蓝田县境内建有别墅一套,并以诗歌、绘画、佛像等方式度过后半生。古语说得好:“行至水边,坐见云起。”便是王维所著的《终南别业》。
终南山隐居的传统,除了宗教流传历代,文化方面的原因,客观因素就在于,它本身还是一个养眼养心的自然生态大景区。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终南山被称作“中国的中央公园”。这儿有秀峰、幽谷、清流、飞泉、奇洞、天池、寺观、层林、古道,即使不修持,身心亦愉悦。古代中国,山水画与禅意有内在联系。隐居于终南山的人曾说:终南山不同于南方的某些山,这里没有毒气,几千年的隐士传统,使这里形成了一种有助修炼的气派。
"气"的概念是说不清楚的,更是玄乎。但实际数据显示:不知何时起终南山隐居竟成为一大热门活动,在终南山隐居的人中,登记和未登记的人数不少于人。
到此隐居的人越来越多,终南山的租金也上涨了50多倍,当地居民无奈之下纷纷搬迁。原先每年四百元,现在一年要三万元!如今许多土坯房平均每年要花1万5到2万元,甚至出现了业主要求租户一次支付5年租金的情况。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也无法真正体验隐居生活。
事实上...来这里隐居的,大都是90后;本是奋斗的最好年龄,还没有看到人生的沧桑,就已“顿悟”人生。有些人是真的想寻求内心的平静,但有些人纯粹是想逃避现实。尽管房价疯了,来到这里隐居的人还是有很多,但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并不多。很多没钱的年轻人,由于房价等其他因素,入不敷出,只能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
终南山隐居由小变大,体验热,不少头脑灵活的商家闻到商机,专门在山里开起短期灵修。最初出尘绝世的隐居逐渐成为商品化的,无怪乎有些早期来到这里的人会说:“终南不再有隐士。”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成为下一个大理,也未尝不可能。
隐而不问世事,只看风花雪月的好人生?并不是。
人们到此隐居,住在哪里都有,条件稍好的有山中庙宇,有出租村民旧屋的,也有自己搭窝棚和木屋的,条件不佳的甚至有直接找山洞的。在山间居住必须要忍受严寒、潮湿、孤独、没有水电以及野兽、黑帮带来的安全隐患。希望和在城市一样,随时连上Wi-Fi刷手机,更是想都不想。
一个女孩独自一人在山上,遭遇了两起严重的盗窃事件。有一次,家里被洗劫一空:所有的被褥、凳子、水壶都拿掉了,幸好祥子没受伤。山区许多隐士都是独居的,一旦发生意外的求救非常困难。冬季的时候,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冷得多,隐居的人得在午夜时砍柴生火。而山中的炭火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秋冬非常干燥,还可能引起火灾。
一位隐士这样介绍他的生活:“山上的日子比下山慢了很多,但也没那么舒服;每天主要的事情是挑水、耕田、晒太阳、喝茶、读书。这种生活,对那些真正安静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享受;而对于那些仅仅过着城市生活,想来山中改变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恐怕是种煎熬。对已见人间烟火的都市人来说,隐居,那是多么容易啊。
回想起苏轼的一句话:“试问岭南不见得好,此心安逸是吾乡。为什麽求形呢,聪慧如陶渊明所言:「结庐于人,而无车马鸣。何能问君?心里自有偏颇。”真正的隐士,为什麽要寻名?这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