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了这几首诗词,感觉自己离飞升成仙又近了 [复制链接]

1#
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346375.html

这两年,互联网上流行一个词:佛系,用来表示对什么都不在乎的一种生活态度。

其实佛家思想传入中国比较晚——最早还是汉朝的时候。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就已经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等。佛家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就和中国的道家思想产生了融合。

对于文人来说,几千年主要是受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左右。春风得意的时候用儒家思想激励自己,低落失望的时候依靠道家的安慰。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这个意思。小仙之前有讲过,古代有名的大诗人、词人,很多都有被贬的经历,被贬之后,远离庙堂,思想就会往道家靠拢,写下的诗句也会反映出这一点。小仙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道系的诗词。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之前小仙给大家讲过,陶渊明是一个老酒*,他写过二十首饮酒诗,最有名的就是这第五首。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有一次上司来视察,下属劝他穿戴整齐去迎接上司,他突然就觉得很没意思,然后就辞官隐居了,住的地方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辞官之后的陶渊明,生活是非常惬意的,他是士族,不需要交税,每天喝喝酒,养养花就行了。这样的田园生活,对后世的文人有深远的影响,老实说,小仙就非常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才华横溢,诗画双绝,但是仕途却并不顺利,早年的王维向往游侠“快意恩仇”的生活,还写过“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样豪情的诗词。不过晚年他的心态变得非常平和佛系了,隐居终南山,几乎是不问世事,因此被后人称为“诗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道系最好的代言,想出去玩了,就一个人四处走走,走到没路了,也不会像阮籍一样哭哭啼啼,而是坐下来看天上的白云飘呀飘;遇到有意思的人了,就随意聊聊,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这样的境界,是浮躁社会的我们,难以企及的。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一生也是非常落魄,虽然受到韩愈的赏识,但是考了多次科举也没能考上。写诗也写得很苦,后人称之为“苦吟诗人”。而且由于小时候家境不好,贾岛还真的出家做过和尚。

这首诗大约作于他在长安考科举期间,多年没考上,肯定有点心灰意冷,于是想找个朋友排解一下心情,没想到还没找到,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不过也是贾岛放不下名利,要不然就在这山中隐居采药,不也可以吗?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现在的我们,不论是有钱还是没钱,都会经常说一句话:很忙。正如《红楼梦》中所说,没钱的人忙着养家糊口,有钱人又忙着获得更多。在一天接一天的忙碌中,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每天都在梦游,像一具行尸走肉。

你有多久没有仰望蓝天了?

你有多久没有亲近自然了?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诗人李涉的这首诗就是对自己的拷问。春天已经过去了,才发觉自己没来得及沐浴明媚的春光。只因经过一家寺庙和僧人聊了几句,顿时感觉忘记了俗世的烦恼,这短暂的惬意就像是偷来的一样。

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首诗的前三句都很好理解,关键是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小仙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道法自然”。白云在天上飘,但是当云凝结成水以后,却可以装进小小的瓶子里。反过来说,也可以用网上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解释:身体和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的身体可以凡尘束缚,就像水被困在瓶子里,但是我们的思想和灵*,可以无边无际,像白云,也像庄子《逍遥游》中的那只大鹏,自由自在的飞翔。

程颢:《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程颢是宋朝著名理学家,他有个弟弟叫程颐,也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就是典故“程门立雪”中的那个“程”。

小仙之前有说过唐诗和宋诗的差别,唐诗擅长描写,而宋诗喜欢说理,比如同样写庐山,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苏轼则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程颢的这首《秋月》却不像是宋诗,反而比较接近唐诗的风格。秋高气爽的天气,登高看漫山红叶,实乃赏心悦事也!

吕洞宾:《绝句》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最后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作。据道教书籍记载,吕洞宾原名吕岩,唐朝人,两次考科举都没考上,后来就浪迹江湖,受钟离汉点化,隐居终南山等地修炼成仙,号纯阳子。

传说他三次路过岳阳,在岳阳楼上狂饮,人皆不识。于是他题了这首诗在墙上,现在岳阳楼边上有一个三醉亭,就是为这神话传说中的吕洞宾而修建的。

道家的终极目标就是寻得大道,有朝一日能飞升成仙(小仙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哦),然而红尘万丈,想要得道又谈何容易呢?看完今天小仙分享的七首诗,你感受如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