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pf.39.net/bdfyy/bdfyc/141224/4543754.html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64)
心下悸,欲得按一心阳虚,
空虚无主叉手自围心一虚则喜按(喜温喜按)
心阳不足心失所养
上二味,以水三升,烫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桂枝60g,炙甘草30g
桂枝12g,炙甘草6g
医案例举
胡梦先心悸案
林某,男,39岁
年8月10日就诊:
自诉:
心悸而痛喜按,服许多止痛药罔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
诊其六脉微缓,苔白滑。
断为虚痛,
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18克,甘草9克
顿服。服后痛即消失。
按语:
凡痛,拒按属实,喜按局虚,又心悸汗出,显为心阳亏虚,络脉失煦疼痛,用桂枝甘草汤顿服,单刀直入,以振奋离宫之阳,药少力专,果一投而中。
医案例举
刘永会头晕案
秦某某,男,46岁。
因头晕乏力4年,近20余日加重,于年7月30日住院。
4年来血压一直偏低,伴有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浑身乏力,心悸,心前区压迫感,用西药治疗无效。
体检:血压85/58毫米汞柱,余无异常。
诊断:体质性低血压。
处方:
甘草15克,肉桂15克
桂枝15克,五味子25克
水煎,早晚服2次。
4日后血压有所上升,症状减轻。
一周后血压升为/85毫米汞柱,症状消失,睡眠明显好转,自觉周身有气力,精神愉快。巩固治疗一月出院,后未复发。
按语:
本案为虚性眩晕,由清阳不升所致。《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故以桂枝甘草汤温补上焦阳气;
又加肉桂、五味子以阴阳并补。
阴充阳升,清窍得养,而眩晕自除。
医案例举
李白召癫案
李某,女,21岁
年8月17日初诊:
其母代诉:年前与母吵嘴而病,开始郁郁寡欢,不欲多言,后寐多不醒,呼之不应,或昏昏欲睡,或语无伦次,时轻时重。
多次求医诊治,屡用理气泻下之品,病无起色,迁延至今。
见患者发育正常,面容呆板,两手交叉护胸,问其故,但言心中害怕,耳中如物阻塞,脉浮大,舌淡苔白。
病为癫疾,证属心阳虚损。
处方:
桂枝45克,甘草20克
2剂,水煎。
服1剂,精神好转。
2剂而嗜唾除,言语増,病情稳定耳塞消失,自云如梦一场。效不更方,继服2剂,彻愈。
按语:
癫疾属阴,非阳药不化。
本案原为肝郁,怎奈屡经泻下,心阳必伤。
证见叉手按胸,心悸耳聋,乃桂枝甘草汤证无疑。
然沉局久病,又非重剂而不能起,故倍增药量,功专力宏,单刀直入,效如椁鼓。
经方之妙,莫过于此矣。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躁——心阳虚,心神不敛证,
心悸——心阳虚,空虚无主
心阳虚弱,心神不敛
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貪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
牡蛎龙骨:潜镇安神
医案例举
岳美中自汗案
李某某,男,40岁
年6月11日就诊。
患项部自汗,竞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中药治疗。
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
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脉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
因投以仲景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
先服4剂,自汗止。
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本案项汗淋漓,心阳虚弱,阳不外固,故以桂枝甘草汤温补心阳治本,加龙骨、牡蛎固涩止汗以治标。
医案例举
刘渡舟心悸案
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朮。
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
其脉弦缓,按之无力。
其舌淡而苔白。
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
乃书
/p>
桂枝9克,炙甘草9克
龙骨12克,牡蛎12克
凡3剂而病愈。
按语:
舌淡苔白,脉弦而缓,按之无力,阳气虚象端露。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离宫火衰,失于潜养,神气浮越,故病心悸而神不安宁。
方以桂枝、甘草温振心阳,龙骨、牡蛎潜镇心神,标本同治,
苓桂术甘汤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胃,起則頭眩,脈沈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67)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脾虚水停,阻碍气机,水气上冲
头眩——阳虚清阳不升,清窍为水气所蒙蔽
脉沉紧——沉主里主水,紧主寒
脾虚水停,水气冲逆
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朮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烫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淡渗利水
桂枝:通阳化气,平冲降逆
白术:健脾燥湿(治在中焦)
炙甘草:补脾益气
医案例举
晨起呕吐案
王某某,男,20岁,
初诊:年07月27日
主诉:晨起呕吐,反复发作6年。
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晨起恶心、欲吐现象,
呕出粘稠样液体,吐后即如常人,患者既往饮食不规律,偏好辛辣,戒酒3年,5年前行电子胃镜检查示:多发性胃溃疡,自发病以来体重已减轻40斤。
现症见:
患者形体瘦弱,言声有力,无恶寒、发热,无汗出,偶有胃胀,无反酸,无嗝逆,不渴且不欲饮水,不欲饮凉,无肩背部胀痛,无大便秘结、稀便,无小便不适,手足温,舌体薄,舌质淡略暗,苔微腻略*,脉弦细。
诊断:呕吐病。
辨证:脾虚水停,胃气上逆。
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
药物:
茯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
炙甘草10g,清半夏15g,生姜15g
7剂,颗粒剂。
二诊:年8月03日
现症见:患者诸症有明显好转,呕吐频次明显减少,程度减轻。
因将外出多日,故按原置守方14剂颗粒剂。
三诊:年8月17日
现症见:患者已无晨起呕吐现象,近期因偶食一次凉食而又有一次发作晨起呕吐,但程度比较轻微,并想吃“麻辣烫”等辛辣食物。
治疗:
上方加吴茱萸5g,*参10g,大枣10g
7剂,颗粒剂。
四诊:年8月21日
现症见:患者自诉服上方后感觉不舒服,症状加重,故服2剂而自行停药。
处方:依初诊原方7剂,颗粒剂,冲服。
医案例举
五心烦热案
丁某某男80岁
初诊:年9月3日
主诉:五心烦热11年,加重2周。
现病史:患者自11年前患糖尿病以来出现五心烦热,2周前症状加重。
现症见:五心烦热,夜间加重,平素乏力易怒,喜长吸气,口不渴,食欲旺盛,尿急、夜尿频(0—3点每小时一次),大便1-2日一次,成形,双下肢受凉易诱发痉挛,伴腿软,手足凉。
舌体胖大有裂纹,质暗淡,苔白腻略*,脉弦细弱左紧。
诊断:消渴病(寒湿内停,脾肾阳虚)
处方:苓桂术甘姜芍砂附汤加减。
茯苓20g,肉桂5g,生白术10g
炙甘草10g,炮姜5g
白芍20g,砂仁15g,炮附子10g
7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年9月10日
排便无力较前好转,仍手足心热,余症同前。苔薄白根腻质润,脉弦右紧。
茯苓20g,肉桂5g,生白术10g
炙甘草10g,炮姜10g,白芍20g
砂仁15g,炮附子20g,龟甲5g
14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年9月24日
手足心热明显减轻,仍心烦。下午腿易抽筋。苔白腻微*。
茯苓30g,肉桂5g,生白术10g
炙甘草15g,炮姜15g,白芍15g
砂仁30g,炮附子30g
龟甲5g,枳壳15g
14付,日一付,水煎服
四诊:
诸症好转,五心烦热明显减轻,口腔肿痛消失,患者因外出停药2周,但病情未反复,大便仍1—2日一次,服药间右腿出现皮疹,略高处皮肤表面、色鲜红(右侧腿留有脑血栓后遗症)。
苔白腻微*,脉弦紧。
处方:
茯苓30g,肉桂5g,生白术10g
炙甘草15g,炮姜15g,白芍15g
砂仁30g,炮附子30g
龟甲5g,厚朴20g
14付,日一付,水煎服
五诊:年11月5日患者特意前来表达感谢,高兴地说:“我治好了!”未再开药。
中医粉们,你们的福利来啦,珍贵的中医书籍,免费领取啦!
1.《“赤脚医生”手册》
2.《民间灵验便方第一集》
3.《民间灵验便方第二集》
4.《民间灵验便方第三集》
5.《常见疾病中医验方汇编》
6.《安徽单验方选集》
7.《河南土单验方实践录》
8.《腰背腿疼的诊断与治疗》
9.《常见病验方选编》内科、儿科部分
10.《妇科验方集锦》
11.《汉中土单验方汇集》
12.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汇集(第一辑)
13.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汇集(第二辑)
14.山西省中医验方秘方汇集(第三辑)
15.锦方选集第一集
16.锦方选集第二集
17.锦方选集第三集
免费领取方式
1.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