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耳蜗宝宝宝的听说康复该怎么做分四步走 [复制链接]

1#
头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2.html

谈到康复,很多家长都是苦恼、茫然、无奈、焦虑……因为在她们看来,带孩子康复这条路太过漫长、无助、无规律可寻。


  其实不然,经过听力学家大量跟踪研究,发现孩子的听力会因成长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从宝宝出生到18岁,听力学家将孩子的听说康复分成了四个阶段。

充分了解孩子的听力需求


  1、需要低混响语境


  我们知道,在屋里说话,声波会在传播时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吸收一部分。而当我们停止发声后,能感觉到声音还会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如果混响时间太长,声音就会互相干扰听不清楚。比如,在空屋子说话会有回音,这就是混响时间过长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地毯、窗帘、布艺家具等为孩子提供一个尽可能缩短混响时间的生活环境。


  2、需要频宽更宽


  孩子对助听设备要求更高,需要更宽的频宽和频谱线索,来还原更多的声音细节,加强听觉认知,以确保语言理解最大化。


  3、需要更高信噪比


  助听器本身存在噪音且无法完全排除,但可以控制。正常情况下,言语声要比噪声至少高20分贝才能满足正常交流,对孩子来说,助听器的信噪比则不能小于30分贝。


  4、需要高频补偿更好


  通常,女性和儿童的声音频率较高,孩子平时接触的妈妈、老师、小伙伴多为高频,所以需要助听设备在高频补偿得更好些。尤其在学英语时更应如此,英文中75%都是高频。

step1:0-3岁听清楚


  0-3岁的宝宝最大的特点是好奇,所以这一阶段对助听设备的要求是安全。比如,防止孩子误食电池、手抓体外机等。


  要求:确保听得清晰


  1-3岁是言语发展*金期,听力补偿一定要到位,先听清楚才能说清楚。如果助听设备的效果不好,宝妈要考虑这些问题:


  ?测听力和言语分辨率,包括裸耳、助听听阈、林氏六音等。


  ?到专业机构检查助听设备,维修保养或重新调机。


  ?如果孩子在佩戴了助听器的前提下,十句话里一半听不懂,那么应考虑做人工耳蜗。


  在佩戴了合适的助听设备后,宝妈一定要跟进科学有效的语言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言语是发音,语言则是表达与交流;要为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3岁以内,尽量确保孩子每天至少听到个词汇。

step2:4-8岁融入集体生活


  

听觉和语言康复作为基础,如果孩子在3岁左右听说已经很不错,完全可以考虑让孩子入普幼。如果基础差一些,那么在4岁左右也最好让孩子进普幼,融入健听孩子的集体生活。因为听说能力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要求更高,这不仅要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更需要适应幼儿园、小学的集体生活需要。


  要求:主动融入集体并付出努力


  孩子上普幼就像我们出国留学。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尤其是基础差的语言环境,一开始很难融入。那么我们不妨这样,主动并详尽地和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看是否可以在每次讲课前,提前拿到老师的备课资料或大纲以便预习,上课时可以委托学习好的同学帮忙做笔记,而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听和理解老师的讲话上。同时,把课程录音,听不懂的地方回去反复理解。


  孩子大一点,要入学了,这时候对听力的要求会更高,宝妈可以试试这样做:


  ?半年一次测听。至少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纯音测听(裸耳和助听听阈),平时随时观察孩子的听力变化。


  ?随时
  ?营造良好的声场环境。在家里,孩子的房间避免临街,降低电器噪声,多用地毯、窗帘、桌布等布艺家居用品;在学校,可以请老师安排更有利的位置。


  ?引导职业意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职业有了一定认知,比如会想或说“我以后想做……”,所以不妨为和孩子做一些有趣的职业模拟游戏,比如老师、医生、司机等等,增加孩子对职业的了解和期待。


  ?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和亲子阅读相结合,逐渐过度到自主阅读。

step3:9-12岁社交学习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想法,并因为接触社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交友原则、朋友圈。


  要求:鼓励并培养社交能力


  孩子心理活动频繁,可能会更在意自己的听力问题,但要注意千万别让听力情况限制了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反而要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以免形成孤立感。


  同时,随着孩子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声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应该开始让孩子学会自主控制和保护助听设备。对于好动的孩子,可以选择防水、防尘级别更高的助听设备。

step4:13-18岁心理、技能引导此时,孩子从年龄上来说已经迈入中学,学习压力会加大,这一阶段在及时检测孩子的听力补偿效果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并坚持健康的用耳习惯,避免出现听力下降。


  要求:及时引导孩子


  步入这个阶段,孩子迈入青春期,心理上会变得更加敏感、情绪化,这时候宝妈的注意力就不能光集中在孩子的听说和学习上了,更要及时、妥善地引导孩子的心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的社交范围也会进一步拓展,将面对更多人和事,但要把握一个原则:先做人,再做事。


  很多孩子直到中学毕业选专业或职业时,还不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心理上会迷茫、焦虑,宝妈要注意引导。但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阅读、书写、数学、电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交协作能力,是一定要培养的。

客服

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