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则新闻《陕西首次开展秦岭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初步核查余处》,异常兴奋。据报道调查范围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将革命人物故居、革命战争遗迹、革命活动纪念地和近现代与当代各特定历史时期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和工业建筑、近现代及当代各特定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和纪念性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农业遗产纳入调查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种类齐全,覆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民间山歌等9大类别。
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秦岭是长江和*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秦岭南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恰恰是这独特的自然差异、农耕差异,在秦岭南北两麓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尤其是陕西境内终南山、紫柏山、太白山等,地处周朝发源地,靠近汉唐首都长安,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聚集,有无数的隐士修行,所创造的文化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例如:道文化、隐士文化、钟馗文化等等。秦岭在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诗歌文化等的发展过程中也留下了深厚的印记。
1.道教文化起源
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楼观台的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唐代,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武德(-年)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宋代末年王重阳在终南山北麓开创全真教,对明清甚至今天我国北方道教信仰影响巨大。
秦岭南麓紫柏山孕育道教正一道,张良在紫柏山修行,其八世孙张道陵祖孙三代在汉中经营,并建立汉文化史上唯一一个*教合一的*权。传至第四代孙张盛由汉中,徙居江西龙虎山,所创造的天师文化对我国南方道教信仰影响至深。
2.终南隐士文化
终南山为历代隐士所喜欢,历代隐士中对有正式记载的五千余人,所留下的“终南捷径”等成语、文化也给我们留下无限遐想。
3.诗歌文化
在汉唐时,由于终南山距*治文化中心较近,也成了文人失意时暂时隐居、修身养性之所,尤其是唐代,因此终南山也诞生了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等数不清的诗歌名句。
总之,秦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开展秦岭文化遗产清理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好事,对我们更加完整、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