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田园诗,我们不假思索地会想到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他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诗仙李白就曾写下过一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承袭了陶渊明的恬淡爽直的田园诗风。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日暮时分,我从终南山走下来,山上的明月一路伴随我回家。走到山前,我回头望了眼走过的山路,山路淹没在一片青翠的树林中。我与山人一同携手来到村舍,有孩童跑来打开了柴门。穿过茂密的竹林小径,绿萝浓密的叶子轻轻拂过行人的衣裳。我十分高兴今晚有了安身之所,山人还拿出美酒来与我一同畅饮。放声高歌松风的曲调,歌曲唱尽后,都已经星稀月落了。我们喝得飘然欲醉,心情十分畅快,在这种喜悦中完全忘记了忧愁。
第一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交代了时间,正是傍晚时分,诗人游览了终南山,傍晚下山,此时天空升起一轮明月,月亮照着诗人回去的路。一个“随”字,将月亮描写得含情脉脉,情意绵绵。紧接着,诗人也不禁回头,地看了眼走过的山路。“却顾所来径”尽显诗人对山林美景的留恋不舍。尽管,此时并未描写山林秀美景色,但是从侧面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中,我们能感受到山林之美。
画面一转,紧接着诗人去了在此隐居的友人家,两人是“相携”而行,亲密的手牵着手同行,可见两人情谊之深。“绿竹”、“青萝”衬托出友人居处环境清幽雅致,令人羡慕不已。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便是主人摆酒设宴招待客人。酒宴上两人开怀畅饮,引吭高歌。一直歌唱到很晚。李白好酒,不论去哪里都要豪饮美酒,显然友人也深知李白嗜好,一同饮酒作乐到深夜。
最后一句中“醉”字,算是诗人喝酒尽兴后,醉醺醺,心情畅快又亢奋。一醉解千愁,忘却人世间所有不开心的事情。田园诗作中,这种乐而忘忧的诗句很多,李白这首诗虽然恬淡而悠远,但是与陶渊明比较起来,却多了几分豪迈英气,色彩浓烈,张扬之感。陶渊明的田园是清雅平淡中见真味。而李白这首诗,尽管已经收敛了他惯常的狂放豪迈之气,但还是色彩鲜明,情绪张扬,豪迈之气随着酒气一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