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走在前面的钟南山”
想必大家应该知道钟南山院士吧,这位已经86岁的老人,其他同龄人都在安享晚年的时候,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临危受命,穿上白色的战袍,不惧危险,冲在了第一线。无数人为这样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而为之动容,对于这样的抗疫英雄,大家都应该尊敬和感恩。
但是因为国家逐步放开了疫情管控,随着身边感染新冠疫情的人越来越多,疫情肆虐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戕害,放在每个人的心上都是痛苦的,有的老人静悄悄的走了,有的人得了严重的后遗症,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场难关。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明码标价来进行交易,但是生命除外。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间天使,但是世界上很多疾病,比如新冠疫情是不为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并不能把这场天灾人祸全部怪罪于某个具体的人。
但是这场纷争的根源到底是来自哪里呢?
首先,是针对疫情的一些判断偏差。
在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家认识到了病*的可怕,所以这三年里,大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活动中,大家都做出了或多或少的牺牲。但在三年后的今天,钟南山却说,疫情发展到如今,就像大型感冒一样,不会有特别严重的问题,这时候有人就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落差。许多人就在这句话较真,拿出一些特例来人身攻击。
要知道,新冠疫情在经历了国家的三年防控和群体的大幅度感染后,已经变异了许多代,现在传播力度大但是致病率低的奥密克戎,虽然让大部门人都“阳”了一遍,但是数据证明,现在的疫情远远比最初的那批*株“弱”了太多,士别三日还当刮目相看呢,你拿现在的放开*策,来质疑和否定病*最严重时候的*策,是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法的。
作为一个医生,每一个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但在面对病*群体性的大范围攻击,他只能给出自己专业能力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建议措施。你不能因为个体的差异,来否定一项建议的合理性吧?
就像坚持了三年的封控隔离和数不清多少次的全民核酸中,许多人开始失去了耐心,在针对是否应该放开这给问题,民众逐渐分为了两派,一派是害怕新冠,坚持清零*策不动摇更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而另一派是因为新冠疫情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觉得新冠无非就是小感冒的开放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能单纯的站在某一个角度来讨论问题吗?
一切问题都是需要对立统一辩证来看的,我们不能把这场世界范围的灾难,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失,把自己的情绪去责怪一个具体的人,这是不道德也是不合理的。
其次,是专家的误判可能源于数据造假。
要知道,专业人士的每一句话,无论是出于救国救民的目的,还是对自己职业的敬畏,都是要有据可循的,专家的判断和结论,都源于大量真实的临床数据以及实际推演分析的。关于新冠疫情的真实情况,也离不开核酸检测。
而随着疫情的发展,核酸存在造假情况已经是人尽皆知了,所以数据来源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专家们的行为预判有偏差,也是有理可循的。
最重要的是,疫情还没有被彻底根治是不争事实。
无论是平头老百姓还是行业内权威领域的专家,都在关心这场灾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在疫情的长期蔓延得不到控制,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媒体的反复横跳,都逐渐让所有人失去了耐心。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生理健康,更多的还有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影响更为深远的心理创伤。
面对当下的病*现状,大家除了能尽可能的做好防护,备好药品以外,并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病*的发展是不可控且无迹可寻的,所以说专家的预判的再精准,也跟不上疫情实际的发展速度。
医生专家也是血肉铸就的人,并不是有超能力的神,很多人往往在有需要的时候,把一个人神格化,而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后,就成为众矢之的。
像钟南山一样敢为人先的前辈还有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勇气奋斗在第一线的,虽然遭到了质疑和攻击,但是他仍未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
不仅仅是面对钟南山这样的人,在面对生活中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要保持着感恩的态度,因为疫情严峻和复杂的态势,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伤痛,大家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口,但是也不应该把负面的情绪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暴力,也会对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的。
每个人都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但清醒的面对如今的现状更为重要。
黎明之前总是黑暗的,而就像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温暖的春天总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