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在终南山隐居,一年花三四万,稍微手大一
TUhjnbcbe - 2023/9/17 19:23:00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隐居到终南山,在山中修建了几座茅草屋,闲暇无事之时,往往喜欢到山林中散步,由于心境极静极安,故而能看到能看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随着历史的大浪淘沙,王维的名字自此镌刻在诗词的园地,无数后人因他的诗歌而结识了终南山,而终南山也逐渐走进了后人的视野。

01唐时终南山

其实早在唐朝年间,终南山就是隐士们的隐居之所,而终南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文人墨客们热爱的场所,除却景物之胜、山形之美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其距离长安城较近。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占,岂有不受欢迎的道理?

终南山上的隐士大多数并非真正的隐士,他们摆出一副隐士的姿态,颇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实际上内心里无比渴望得到君主的垂青。

如同诸葛亮,诸葛亮隐居南阳,实则心中亦有一拳胸中抱负的理想,陈寿在《三国志》中清晰地道出了诸葛亮的理想:亮自比于管仲、乐毅。

管仲、乐毅都是官场上的能吏,凭借一身的本领,博得个名垂青史的结果。

终南山上的隐士亦有此想法,他们自比于诸葛亮,渴望能遇到自己的刘备。

连大才韩愈尚且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更何况其他的人物呢?因此,隐居在终南山的那些人,最终能够受到君主召见的寥寥无几。

寥寥无几不代表没有,得到此殊荣的人物往往被大家羡慕。

毕竟唐朝科举制度之难,超乎常人的想象,能够避免通过繁杂的考试,直接抵达圣听,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因而,中国历史上从此出现了一个成语:终南捷径。

意思是能够通过一条捷径实现了个人的理想。

或许是因为有太多厉害的人物逗留终南山,终南山慢慢地成为了大家梦寐以求居住的场所。

元朝时期,全真七子的师傅王重阳隐居终南山,并在那里修建了重阳宫。

再加上一些庙宇的入住,使得终南山成为了儒释道三者合一的地方。

02何谓隐居

中国古代的文化,核心之处就在儒释道,出世后人人都渴望施展拳脚,遭遇了世俗的磨难后,他们又往往喜爱逃禅,或者到道家的精神园地躲避起来。

宋代的苏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些人虽然不像五柳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隐士,但因才高八斗,亦能彰显中华文化,后人不会与之过多计较。

却不想随着市场经济的蔓延,一些资本的力量决定重启终南山。

山间淳朴的百姓以及他们的百姓遭了殃。

原先颇具当地特色的民居被资本的力量租借,他们重新美化了一番,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宣传。

阳春三月,正是郊外踏青的好时节,终南山本就是景区,又添加了文化的底蕴,更是无数人渴望旅游的地方。

对于资本而言,这些还不够,他们要招揽一批真正的“隐士”。

所谓的隐士,就是让他们长期居住终南山,吃喝拉撒睡一条龙服务。

由于这项服务的推出,还真有一些富商巨贾、豪门权贵决定附庸风雅一番,来此处隐居。

他们到来之后,显示了雄厚的资金力量,先是采购了一批上好的食材,紧接着就是按照资金的要求,重新修整了一下花园。

以上还仅仅是小打小闹,真正大碟眼球的则是前几年查没的贪官事件。

那些个贪官污吏,囊中资金充足,决定效仿古人,开启隐居的生活。

为了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够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条件。

他们大兴土木,在干干净净的终南山,修起了一幢又一幢的大别墅。一栋栋别墅在青山绿水之间,与那些存在了几千年,颇具当地特色的民居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纸终究保不住火,后来事情败露,他们一干人统统被衙门锁入大牢之中。

他们虽然走了,但终南山的旅游事业如依旧如火如荼。

如今发终南山,处处都可看见消费的痕迹,有一些在终南山隐居的网友列出自己一年的花销,最少也得三四万,多得达到了十万元。

消费如此之高,完全不像是隐居的田园生活。

隐居的费用真有这么高吗?不然,反观古代的隐士,他们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什么花销,隐居的地方最不缺就是土地。

他们自己开辟一块田地,按照节令种植农作物。

一年四季在饮食上几乎不需要花销什么银两,有陶渊明的诗歌为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文人墨客们好酒,酒是一项比较大的开支,在这些隐士们看来,酒水也无需开支。

陕西一代,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他们都会用种植的粮食酿酒,这些酒水有一些缺点,酒水比较浑浊,但绝对不影响饮用。

陆游曾在饮过农家酒水后夸赞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反观今日,哪里还有半分隐居的痕迹,大家不过是暂时换个地方消费。

如今的终南山,一套普普通通的民居,一年的租金能与北京的房租比拟,如此隐居,亘古未闻。

何谓隐居,不在乎某地,而在于人的心境。

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在诗歌中明确交代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终南山不过是一个地方,并非资本宣传这里是隐居圣地,来到这里的就是隐士。

莫不成在终南山居住过的人都可以称呼为隐士?

若事实真的如此的话,那些人谁能写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美妙的诗句?

韩愈说过气盛宜言,什么意思?就是人先具备某项本质,才能写出与之匹配的文字,否则他们的文字就是手到,而心未到,终究会被有志之士看出端倪。

因,望中华的后人若心中还有中华民族,就别让资本在文化的领域到处撒播肮脏。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终南山隐居,一年花三四万,稍微手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