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山居秋暝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学习
TUhjnbcbe - 2023/10/15 16:41:00
北京痤疮专业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2/8582859.html

一、写作背景

玄宗天宝十四年(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王维被贼*捕获,被迫当了伪官。后来被救出,因而身心疲惫,早年有过积极的*治抱负的心消沉下来,因而选择了归隐,四十多岁的时候,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造了别墅,在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二、作者简介

王维(年-年,一说年—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三、理解诗题

在山中居住。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诗题的意思:

居住的终南山秋天傍晚的景色。

四、明白诗意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空寂的山野。

刚刚

诗意:

刚刚经过雨水冲刷的山野,显得格外空寂,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响声。

洗衣物的女子。

诗意:

听到竹林喧响就知道是洗衣姑娘回来了,莲叶轻轻摇摆就知道是渔船刚刚穿过。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任凭。

春天的花草。

消散,消失。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停留,留居。

诗意:

春日的花草不妨任随它消歇,隐居的人自愿可以久留。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表明自己决意归隐山中。

五、感悟诗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六、拓展阅读

七、考题链接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暝:__________浣女:______________

歇:__________王孙:______________

2、《山居秋暝》这首五言律诗是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__隐居在终南山时所作,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能写出两句他的写景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

A.山水诗B.思乡诗

C.边塞诗D.送别诗

4、《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

5、《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山居秋暝》用月光水声衬出山林幽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洗衣物的女子;

消散,消失;

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2、唐;山水田园派;陶渊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思》《竹里馆》

3、A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居秋暝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