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五言绝句
王维
鹿柴①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②,复照青苔上。
①鹿柴:以木为栏,形似鹿角,故称。指王维辋川别墅内的一景。
②返景:指日落时分,阳光返照。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①,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①幽篁:幽深的竹林。
②长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①。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②?
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指诗人送别的友人。
〖延展链接〗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①,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②,此物最相思。
①红豆:红豆树结的果实,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古人常用来比喻爱情或相思。
②采撷:采摘。
〖延展链接〗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称此诗“直举胸臆,不假雕锼”。此诗当时影响极大,《全唐诗话》:“禄山之乱,李龟年奔于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云云。又‘秋风明月苦相思’云云。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①,寒梅著花未②?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镂花的窗子。
②著花:开花。
裴迪
诗人档案
裴迪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早年与王维友善,两人晚年隐居于辋川,琴酒相伴,常唱和。其一生工于诗文,为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其诗多五绝,多描绘自然景色。《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九首。
送崔九①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②,暂游桃源里。
①崔九:指崔兴宗,排行第九。他曾与裴迪、王维皆隐居于终南山。
②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祖咏
终南望余雪①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②,城中增暮寒。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①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②林表:林外。霁色:雪后的阳光。
〖延展链接〗
据《唐诗纪事》记载,此诗为祖咏在长安应进士试而作。当时应试应作律体五言六韵十二句,祖咏只作四句便交卷,问其为何不写完,他说“意尽”。祖咏因此而被教官称赞,考取进士。
孟浩然
宿建德江①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①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
②烟渚:被暮烟笼罩的水中小块陆地。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①,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①不觉晓:不知道天亮了。
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①,低头思故乡。
②举:抬。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①。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①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
杜甫
八阵图①
杜甫
功盖三分国②,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③,遣恨失吞吴④。
①八阵图:阵图名。相传三国时诸葛亮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八阵为天、地、风、云、龙、鸟、虎、蛇。
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鼎立。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失吞吴:吞灭吴国失策。
王之涣
诗人档案
王之涣。曾当过衡水主簿、文安县尉。其人豪放不羁,好击剑饮酒,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其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登鹳雀楼①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故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延展链接〗
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称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为异才”。沈德潜选录这首诗入《唐诗别裁》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辛文房《唐才子传》称其“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
刘长卿
送灵澈①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②。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