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这是一个干货贴(就是原创的意思),本人已成功隐居于石台一年多了。
皖南徽派原始村落首先说一下,为什么生出了隐居的想法:
也许每个人都是有佛缘的,我在年之前根本不信佛,对佛教什么的嗤之以鼻也没有除了迷信外对佛的任何了解,口口声声都说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当然,我现在还是坚定唯物主义,但我逐渐接触认可了佛的教义,佛的教义(可概况为佛学)和佛教虽同是一源但是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觉得佛教本质上还是属于禁锢和洗脑的,在当今时代下亦还是遵循于统治阶级用于方便统治人民的一种教派,而佛学则是追求人类最高的精神自由。
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几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网上摘抄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恬不知耻地把自己归入了知识分子一列),即使是当今时代,我们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入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非常单一,一个普通人被灌输的追求目标基本都是从小努力学习考好大学然后找一份收入高体面的工作再按照父辈的轨迹结婚生子就这样过一生。
而最善于反思及自省的知识分子们一开始儒是首选积极入世,在积极入世的过程中往往遭受挫折后才会回归佛与道,所谓的回归,其实不过是无可奈何的逃离。
你有没有质疑过父辈们的生活于个人有什么意义?有没有想过历史上千百年来一个普通人怎样过了他的一生?而你也终将是这宇宙尘埃中注定会被遗忘的存在。就如同千百年来几十几百亿万人除了基因的延续外你根本想不起那个历史的他是怎样的?把时间的维度拉长,普通人根本毫无存在感。所以当我看到思想大家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而不想做状元的时候,深深感叹古代知识分子的反思比今人早多了,王阳明11岁对于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认为唯有圣人才会被后人永远铭记,而那么多状元被记住的没有几人,所以状元不做也罢。啧啧,小小年纪口气可真够大啊!但当代已经验证了,他的状元父亲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立志要当圣人的儿子才被人写入王阳明的传记中被人认识的。
这里也借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于是我不愿意做社会运转的一颗小螺丝钉了,不想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不想被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左右为了房子车子各种名牌拼命赚钱,房子车子票子,多少人为了这种在别人眼里是成功人士的标配而消磨了一生啊?我也没有伟大理想要让后人铭记凸显存在,我只是想要在有限不多的生命里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追求更高意义的精神自由。用时间去赚钱怎么想都不划算,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谁也不知道,一生还有多少春夏可消磨呢?于是在没有足够积蓄的情况下果断辞掉了朝九晚五每天起床都想辞职的工作,出发去终南山隐居修道。
一般人生里有重大的变故或挫折往往是逃于佛的契机,不得不提,逃于佛的我真的从中得到了一些解脱,所以我听见什么家财万贯的老板出家了或什么研究生博士生出家了都不足为奇反而钦佩了,虽然大多是无可奈何逃于佛,但那也是一群想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啊,下篇文章再跟大家说一下《人是在什么时候想要出家的?》。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
何时?
就现在!
石台徽派村庄接下来介绍一下,我是怎么到了安徽石台县隐居的:
年的4月,我辞职后下定决心打算去终南山隐居修道,嗯,终南山是我最向往的地方,我无比钦佩那些深山中安然苦修的修道之人,于是我分两次去了西安去了渭南转了一下终南山七十二峪中的几个峪,但也许机缘不足,过程这里暂且不提,之后我会再写一篇文章介绍秦岭山脉的七十二峪。总之我没有在秦岭这个美丽的地方找到适合居住之地。于是我转向了其他山脉——大别山。
我当时在渭南终南山的一个峪,其实找到了一个绝佳清净之地,但是屋主人见我是一个女孩子怕有安全问题不愿意租房给我,于是我就想去其他不是特别深山的适合隐居的地方转转,分析了一下,我要找一个四季分明的中间地带,有大山脉而且空气质量一定要好的城市,于是就选定了安徽。百度了一下发现石台牯牛降地区很符合,于是我就在游玩了黄山之后直奔石台而来,然后在来到石台牯牛降山脉的一个小村落的第二天就确定这里下来了。
皖南原始村落村口机缘就是如此的奇妙,之前我先后两次在终南山各个峪转悠了一个多月也没定下来,来到安徽石台后就决定定居于此了。
我喜欢大山,石台森林覆盖率81%,它有着和秦岭山脉一样一座连着一座延绵不绝的山,当然水不可缺少,一座山少了水就少了灵气。
我说一下这个村落,结合图片应该很容易猜到是哪个地方。有山有水民风淳朴,山很多水很清澈,位于牯牛降山脉但又不在牯牛降景区之内,村落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皖南风格的村子,统一的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很有那种符合艺术家审美的质朴感,春天的时候梯田里开满油菜花,在公路的尽头,没有公交车可到达,有很多自驾游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也算是石台一个有名的景点但不用门票,它前身是一个很多人的村落但因为移民政策把人都移走了,只剩下二十人左右大多数是老人家还在此地,所以有空置的房屋容易租住,非常符合便宜租房清净的需要又不用担心安全,有水(山泉水,免费)有电有网络。
皖南村落油菜花开虽然一些人刚打算隐居的时候恨不得扔掉手机完全隔绝网络比如我,但现代人还是不容易接受离开网络和现代设施的,我一开始本奔着终南山深山开门见山坐看云起去的,那里可没网没电,现在也还是有这个幻想,但隐居了一年多的我觉得离开电和网络对懒人来说很有考验。
在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开始一个人的隐居生活,不被打扰也不在意及参与周围邻居的生活,除了日常买菜不便,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周围的邻居都很淳朴,会把自家的菜送一些给我,而我偶尔也在出去县城采买的时候买多一些肉蛋送给邻居,基本上不会缺青菜吃,当然,田园生活嘛,怎能不动手自己种菜呢?不过很久没干过啥农活的我只能经常念叨一句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皖南村庄的冬日雪景像这样风景优美有山有水清静无为的适合隐居的村落石台还有很多,所以干货贴,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石台有哪些地方适合隐居定居过田园生活的?》。
最后声明,个人原创,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