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城宋代成都之十四宋代青城隐士
TUhjnbcbe - 2024/8/11 16:31:00

文/唐建

供图/白郎唐建

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寄寓青城山上清宫,发现青城山和陕西终南山相像,终年苍翠,于是将这一个小秘密告诉了湖南才子易君左。其实青城山与终南山最相像之处,在于二者同受神仙文化的熏陶,而且都积淀有浓郁的隐逸文化。年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入终南山寻找隐士,写下《空谷幽兰》一书。早比尔·波特八百多年,南宋大诗人陆游就多次入青城山寻访隐士不遇,留有“烟云千万叠,求访固难知”的遗憾。

▲晚清的川西道人立德夫人摄

宋代极具地域特色的隐逸之地

中国古代极具地域特色的隐逸文化,唐代在终南山,宋代则推青城山。年富平之战的胜利,使金军占据了关中地区,终南山延续了数百年的隐逸文化似乎戛然而止。在这个时间节点,秦岭以南的青城山演变为南宋的道教活动中心,同时也成为当时令人向往的隐士家园。

青城山隐逸文化可溯至隋代。隋人赵昱(即民间敬奉的赵公明)隐居于青城山,后来被隋炀帝起任为嘉州太守。中唐蜀人苻载以“文学、武艺双绝”名闻天下,出蜀之前,苻载于年左右与友人宋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在青城山结伴隐居。

晚唐名宦严遵美、校书郎张仁宝、诗人张令问,前蜀道门领袖杜光庭、诗人唐求,后蜀名臣辛夤遜等,先后隐居青城山。张令问写给杜光庭的一首诗堪称青城山隐士的代言词:

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

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声白昼眠。

青城山是宋代蜀派易学的传承基地,至少8位隐士以易学见长。年在成都大慈寺的外街上,理学大儒程颐见到一位卖桶的篾箍翁在读《易经》。向老人请教之后,程颐认识到“易学在蜀”。有趣的是,这位篾箍翁据说就来自青城山,而年青城山还迎来了程颐的族裔隐士程仲演。北宋蜀中名士杨绘精通易学。相传他在家乡四川绵竹拜一老人为师。老人乃神仙所变,分别时与杨绘相约:“功满他年,青城相见。”这个传说透露出杨绘的易学理论亦源自青城山。

▲20世纪初年,灌县长生宫威尔逊摄

▲20世纪初年的灌县索桥威尔逊摄

宋代青城山的隐逸文化鲜明独特。经笔者统计,有名可传的隐士多达44人,而且都信仰或亲近道教。根据他们的经历,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自持高洁的学者、画家或高道,如彭晓、李尧夫、李谌、赵云子、孙知微、代渊、张随、费正图、张俞、张遨、章詧、尹天民、谯定、李浩、赵日休、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朱梅靖、李钰等。从中择先九人,介绍如下。

李谌,籍贯不详,年前后入丈人观附近的鬼城山隐居,有茅屋三间,系擅长金丹术的隐士刘蟾所赠。他学识渊博,四十余年靠授徒讲解《春秋》等五经为生,对学生循循善诱,尽言所知。

孙知微,字太古,彭山人,性高介,精黄老学。著名画家,北宋道释人物画的主要代表。“多用游丝笔作人物”,用笔放逸,“妙绝冠天下”。早年喜寄寓寺院、道观,晚年则隐居于大面山白侯坝的赵村,大致去世于年。

代渊,字仲颜,永康军导江县人。年举进士,得清水县主簿,“以禄不及亲,不赴”。隐居青城山靠授徒讲学二十余年,著有《周易旨要》20卷。晚年“日菜食,巾褐山水间”,自号虚一子,黄庭坚称其为“蜀之大儒”。年,朝廷授以祠部员外郎一职。五年后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张俞,字少愚,郫县人,“俊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自年起,多次以布衣身份就边陲防卫向朝廷上书建言献策。宋仁宗想赐其为试校书郎,张俞却表请将官职转授给自己的父亲,“天下由是知其名”。约年隐居于洞天观侧,靠授徒讲学为生。大宋皇帝前后六次下诏起用,张俞均推辞不仕。年左右出蜀远游岭南、湖湘等地,时任成都知府的赵多次入山拜访不遇,留下“庐空无分遇先生”的遗憾。返归青城山后不久,年张俞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著有《白云集》三十卷,“为文有西汉风”。张俞所写《蚕妇》一诗“昨日到城廓,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今传咏不绝。苏东坡称赞张俞有经世之才,可惜“以自重难合(群),故老死草野”。

章詧,双流人,著名易学家,逝于年。晚年曾隐居青城山,与道士李方宁相交。据宋人张贤良所写“青城已结神仙侣,碧落俄沉处士星”的悼念诗句看,章詧似去世于青城山长生观。

▲年秋,比尔·波特在青城外山青峰书院白郎摄

尹天民,字先觉,江西会昌人。恃才傲物,特立独行。上任宋州府学敎授之日,命人将《史记》以下至《欧阳文忠集》全部焚毁于讲堂之下,引起舆论喧哗,很快被罢免。大观年间任太学博士,时人敬称其为“尹夫子”。蜀人张商英任宰相时,十分器重尹天民。后受张商英政事连累,年尹天民改任侍讲。由于不满宰相王黼当政,约年被贬为相如县(治今四川蓬安)知县。

卸官后,尹天民隐居青城山。他对易学颇有研究,撰有《易论要纂》1卷、《易说拾遗》2卷。一日客居储福观,大骂接待他的道士们,随即闭门睡去。次日天亮,道士们来陪不是,门却打不开。不得已凿破墙壁察看室内,发现尹天民好象已坐化。据说众人惊叹之余,尹天民突然凭空消失。大诗人陆游对尹天民极为崇拜,一直相信他是“解化仙去”。

谯定,字天授,涪州人,著名易学家。早年向蜀人郭载、郭子厚学习易学象数。郭氏所授为家传,可溯源至东汉名人扬雄的老师严君平。约年,谯定又在涪陵北岩师从大儒程颐。经人举荐,年到汴京觐见宋钦宗,就任崇政殿说书一职。次年,接受宋高宗的诏见。后归蜀,隐于大面山。蜀人敬称谯定为“谯夫子”,将其住地称作“谯岩”,还有人绘其像供奉家中。年左右,在川陕宣谕使虞允文麾下任幕僚的王质赋词《泛兰舟(谯天授画像)》,注中称谯定“至今尚存”。陆游游青城山时,谯定犹在世,据说有一百三十余岁。谯定的卒年不详,“世传其为仙”。

在宋代青城山的隐士之中,谯定的名气仅次于张俞。谯定的易学理论自成一派,曾传授给朱熹的岳父胡宪、好友刘勉之,蜀地著名学者冯时行、张行成,以及名臣张浚。

赵日休,蜀人,通易学,习道法“精进修炼”,隐居大面山的谯岩。年蒙古军攻掠蜀地,赵日休不得已离开青城山避难于江西。淳祐初年,蜀道士王希巢刊印所撰《九天生神玉章经解》三卷,时任江西袁州知府的蜀中名士程公许为之做序,撰跋之人则是赵日休。名将余玠治蜀期间,蒙古军袭扰较少,蜀地大体安定。为修缮青城山的道观,赵日休赴都城临安请到皇帝的御书墨宝后归蜀。年蒙古军乘西川空虚袭入蜀地,占领了宋军已废弃的成都城。当在此前后,赵日休再度离开青城山,年避居于夔州。之后,事迹不详。

▲青城山金鞭岩白郎摄

▲青城行屐图张大千作

▲青城山金鞭岩张大千作

踏花归去马蹄香

第二类,在青城山短暂隐居后出山的,如周敬述、毕藏用、张梦乾、黄休复、陈朴、费孝先、盛旷等。从中择先四人,介绍如下。

周敬述,郫县人,后蜀时期曾任翰林学士。蜀亡国后,隐居于青城山。年起任太子中允,年为泰州知事。早年他在成都写有《将进酒》一诗,其中佳句有:“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宋徽宗曾令人以后一句为题材绘画,故事广为传咏。然而,后世鲜有人知此诗句的作者为周敬述,南宋杨曼倩《古今词语》误以为是杜甫所作,甚至有人怀疑是鬼仙所写。

毕藏用,字隐之,浙江台州人,天台山道士。入蜀游历后,改穿儒服三十余年。北宋咸平年间寓居青城山,系黄休复的好友。年九十余岁,对外人说“不知所修之道”。平常少食,喜饮酒,却无醉态。景德末年应诏至汴京,年参加了宋真宗封禅泰山的道门仪式。事后宋真宗接见毕藏用,赐紫服和“通真大师”号,令其奉香青城山焚修,并赐送行诗一首。

黄休复,经典文献《益州名画录》、《茅亭客话》的作者,早年在青城山师从李谌,后隐居茅亭(在今都江堰市虹口乡)靠“鬻丹养亲”。

费孝先,临邛安仁人,宋代极有影响力的占术师。入青城山师从隐士董正图学习轨革卦影。轨革卦影,是易学与天文历算相结合的产物,“取人生年月日时成卦”,辅之所绘丹靑寓意来占测吉凶,玄妙深奥。年离开青城山之后,费孝先在成都卖卜五十年,“以术名天下,士大夫无不作卦影,而应者甚多”。年成都知府蔡京请费孝先画卦影,据说“历历悉见后来,无差毫之失”。北宋名将狄青的孙子狄偁曾得到费孝先的《分定书》,学会了轨革卦影,遂卖卜汴京。南宋的卖卜之人,大多冒称是费孝先的传人。

▲高逸图明代陈洪绶作

▲泼墨仙人图南宋梁楷作

第三类,慕仙修道者或喜隐山林的文人,如刘蟾、冯怀古、苏静、张宗元、荣阳、张梦乾、程仲演、刘卞功、唐山叟、李定国、谢慧明、王共父、范世宁等。这类群体默默无闻,不少人从山东、河北、陕西、河南、浙江、福建等地远道而来。

福建莆田人范世宁在青城山去世时,其子范禀才十余岁。范禀入蜀,历经艰辛扶其父的灵柩归闽安葬。乡人为此在莆田竖立孝子坊,表彰范禀为孝道的典范。

第四类,对现实失望而遁入山野,如名将姚平仲、忠臣宋汝为、抗金领袖薛傲、道士安世通等。

姚平仲,字希晏,陕西三原人。十八岁在臧底河战役中斩获西夏人甚多,一举成名,被关中豪杰推称为“小太尉”。后率部剿灭方腊起义的余部,功劳最大。但奸臣童贯忌恨姚平仲,对其军功轻描淡写,刻意打压。年金国进犯汴京,姚平仲率西兵勤王救援。建炎元年()二月初一夜,以宣抚司都统制身份率西兵万人奇袭敌寨,却中埋伏被全歼。从此,姚平仲下落不明。行营统帅李纲推卸责任,说是姚平仲擅自主张而仓促举兵所致,不少官员附和要求追究姚的罪责。于是朝廷悬榜“赏钱三千贯”召募了数百人四处捉拿。不久,曾口头称呼姚平仲为“兄弟”的宋钦宗又下旨取消了捕令。而事实的真相是,奇袭敌寨之计事先获宋钦宗赞赏,经李纲同意后才实施的,由于保密工作差,结果被金兵侦悉而提前做了防范。

▲川西现存的南宋道教人物木雕白郎摄

▲川西现存的南宋道教人物木

约五十年后,姚平仲现身于青城山丈人观,时年八十余岁,“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原来战败后姚平仲乘青骡亡命,转辗入蜀后隐居于大面山。陆游对姚平仲既同情又敬仰,多次入青城山寻访不遇,后来在姚平仲待过的上清宫题诗,留下“我亦志方外,白头未逢师”、“从公游五岳、稽首餐灵芝”等诗句,表达了追随其修道的愿望。

宋汝为,字师禹,江苏丰县人。靖康元年金兵犯汴京,宋家阖门遇害。年宋高宗任宋汝为副使随杜时亮出使金国,途中被金兀术、伪齐皇帝刘豫先后扣留。年,宋汝为从海路搭船逃归临安,献《恢复方略》于朝。宋高宗褒奖其忠诚,授职通直郎。五年后,因金国点名索讨宋汝为,南宋奸臣秦桧欲暗地将宋汝为关押送还金国。得到消息后,宋汝为抛离妻儿只身仓猝逃出临安,徒步入蜀隐居青城山,改名为“赵复”,以医术、卖卜为生。蜀人眼中的宋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年宋汝为逝于青城县开先观,享年六十岁,好友王槐孙将其安葬于青城山。有感宋汝为的事迹,年宋孝宗推恩授其子宋南强任四川雅州知府。宋南强还任职过福建沙县知县、明州节度推官,史载“政绩尤著”。

薛傲,山西榆次人,早年客居汴京。因上书官府反对朝廷割让北方三镇与金国,被权臣李邦彦等下令逐出汴京。年薛傲在陕西延安的山谷中组织数万义军抵抗金兵入侵,屡挫金将完颜娄室。三年后,五路宋军在陕西富平遭遇惨败,余部南撤。无奈之下,薛傲率三千骑入蜀投奔宋将吴玠。经吴玠举荐,朝廷赐官褒奖薛傲。由于南宋朝廷与金国讲和无意收复失地,薛傲报国无望,抑愤之下遂弃官遁入青城山隐居。

安世通,陕西岐山人。其父为武官,善于谋略,但不被当权者重用,“自沈於酒”,郁郁而终。此后安世通出家为道士,开禧初年隐居青城山。年北伐西路大军主帅吴曦叛变投降金国,在今陕西略阳自称“蜀王”。时年五十二岁的安世通闻讯恸哭,忧于国难,便修书给四川宣抚使杨辅建议举兵讨伐吴曦。在信中,他责备蜀中士大夫“皆酒缸饭囊,不明大义”,宣告自已“决不忍汗颜戴天,同为叛民也”。杨辅胆小,没有采纳安世通的建议。安世通又出蜀赴荆州请吴猎举兵讨伐吴曦。不久,吴曦之乱被平定。吴猎受遣入蜀宣抚,向朝廷举荐了安世通等蜀士,但安世通不愿出山为官。年,为感谢永康军知军虞刚简修建了评事桥(旧址在都江堰的安澜索桥),安世通专程请好友魏了翁撰写《评事桥免夫役记》。

▲青城山祖师殿白郎摄

▲川西道源圣地的匾

老人村,青城世外乐土

宋代青城山的隐士散居各处。前山有刘蟾、李谌、王共父。青城后山的长坪山有苏静。天仓山有张俞,罗家山有程仲演。在大面山的隐士数量最多,除个别散居牛心山、中峰紫栢岭、白侯坝等处外,大多居住在老人村,例如董正图、费孝先、谯定、李浩、赵日休、李铁铭等人。此外,还有少数隐士寄寓于道观。

老人村的正式地名称“老泽”。据说,晋人范长生的后裔居住在此处。“昔人避难居其中多享年寿”,甚至有五世同堂的人家,因此该处被俗称为“老人村”。苏东坡认为老人村的长寿原因是:“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渐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益衰。”

北宋初年老人村曾遭兵祸。年朝廷镇压叛军,殃及无辜,据说村中“凡二三百岁者亦皆死于兵”,一些在村中修道、练丹的隐士不得不逃避出山。

到老人村有二条路线。一条是取道长坪山(在今青城后山泰安镇)至牡丹坪,宋祝穆《方舆胜览》:“自青城之长平山扪萝而上,由鸟道三十里许,有平阜数十亩,髙树蔽天,春深先花,后叶状如芙蕖,香类牡丹。”所谓鸟道,其实是永康军守兵定期巡视禁山走过的一段路线。由于青城山西北界接壤“蕃夷”之地,永康军依令建立封堠防备,禁止采伐,并定期巡视。今汶川县漩口镇吊口岩摩崖刻石记录了年永康军判官张烨自沪溪率兵巡视禁山的路线,其中结束路段为:“越大面,从长坪山以归。”

▲赵公山上皇观白郎摄

▲川西道观幽境白郎摄

大致年的暮春,蜀中名士关耆孙结伴七八人从长坪山经鸟道前往老人村。快到老人村时,“山月稍出,花香扑鼻,谛视之满山皆牡丹也”。找到一户人家投宿后,一老翁“设麦饭一钵、菜羹一盆”以及“松根下人参”招待众人。关耆孙了解到,老人村不缴税租。他在村上见到了数百人,年少者“亦龙眉白发”。

另一条路线,是取道大面山以南毗邻青城前山的三溪古道。由于途中要过龙居溪、青苔沟、寮叶沟三条溪流,交通非常困难。后来有人搭设了数座绳桥,才便利起来。年范成大游宿青城山丈人观时,见到了专程从老人村来欢迎他的一些村民,让其颇为感动。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道:“今日山后老人村耆耋、妇子辈,闻余至此,皆扶携来观。村去此不远,但过数绳桥。”四年之后,开设三溪酒店的赵真出资修砌了这条古道,为众结缘,冀愿“世世生生子孙获福”。

牡丹坪,或载作牡丹平,位于老人村。树上盛开的“牡丹”,疑指今人所称的高山杜鹃花。大诗人陆游多次游青城山,与丈人观的上官道人相交颇深。上官道人曾约陆游卸职后在牡丹坪筑茅屋三间隐居。陆游晚年在家乡绍兴思念旧友,写有“醉怜花坞好,恐是牡丹坪”的诗句。江西著名诗人刘辰翁从未到过蜀地,送友人赴成都任职时称誉道:“成都如锦。青城之上,在在如牡丹坪,可以悦心目、忘乡井。”

约年蜀人樊子南探游大面山,在老人村“多见异人”,之后写下《牡丹坪》、《大面山》二篇游记。不久樊子南至苏州,请退隐石湖的范成大为其游记题诗。范成大题《牡丹坪》:“仙山草木锁卿云,不到花坪不离尘。十丈牡丹如锦盖,人间姚魏却争春。”又题《大面山》:“春晓娑罗百叶开,仙翁精舍长蓬莱。朝元未罢门深闭,不管人间有客来。”

年任成都府通判的王溉游牡丹坪,赞叹道:“牡丹树髙数十丈,花头盈尺非人间”。又以诗描述老人村:“山前老泽经行路,百岁翁翁犹健步。非仙非佛非鬼神,不识人间盐与醋。嗜欲既浅亦机深,窟宅宜与仙家邻。”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侵掠蜀地,打破了青城山宁静的隐居生活。数十年的动荡平息之后,山中的隐士以及老人村的村民残剩不多。元初有丹棱人史伯华入青城山隐居修道,他是元代为数不多的隐士。

明初三溪村以北大面山一带山地成为茶园,属蜀王府所有,而老人村已不复存在。年焦维章游青城山时,天师洞的道士告诉他,牡丹坪“去此尚远”,说明当时可找到牡丹坪。

明朝末年没有人清楚地知道老人村旧址所在。年修撰的《四川总志》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记载,或称“老人村在灌县西南八十里大面山”,或称“老人村在灌县西七十里,岷江之南,青城山之西北”,或称老人村“今属滋茂乡”。

▲青城老人村吴一峰作

▲青城山中坐雨图黄宾虹作

到了清末,不少人以为老人村在滋茂乡。年江锡龄《青城山行记》记载“老人村在山后西南八十里”,将其定位于滋茂乡兴仁场的黄龙冈。年彭袭明《青城近记》载老人村“今在兴仁场,隔江”。兴仁场即今汶川县水磨镇。黄龙冈与水磨镇隔江相对,海拔约千米,上有黄龙观。

宋代水磨镇一带称“獠泽”,年置獠泽关。北宋《祥符图经》:“獠泽,在青城县北一百三十里。”宋洪迈《夷坚志·丙志》:“青城县外八十里老人村,土人谓之老泽。”显然,獠泽与老泽相距甚远。因此老人村与獠泽无关,旧址不可能在今汶川县水磨镇的黄龙冈。

“老泽”与“獠泽”古时读音相同,易被混淆。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獠泽”地名时,由于听闻过“獠泽”即“老泽”之说,尽管半信半疑,仍以“或云老泽”的表述方式,将老人村的内容附录在一起,结果易误导后人以为二者同一。

绘制于~年间的《蜀川胜概图》中标识有“老人村”和“牡丹平”的地名,但对后者的定位有误,因为距老人村间隔太远。那么,宋代名闻遐迩的老人村究竟位于青城山何处?

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称老人村离丈人观“去此不远”。《真仙通鉴》记载丈人观道士寇子隆游大面山的麻姑洞时,“遇村妇数辈自山中担萝而出”。又,宋人李铁铭称自己隐居地为“老人洞山”。这三条线索说明,大面山上的老人村距麻姑洞不远。

麻姑洞,又名神仙洞,坐落于载天山,位于今赵公山(即大面山)上皇观的后门以北约二里。

笔者发现年修撰的《四川总志》引录前述《方舆胜览》关于牡丹坪的内容时,注解牡丹坪在大面山的“金华庵”。金华庵即金华宫,今称文昌宫,位于麻姑洞以东,距上皇观东北一里。将麻姑洞、上皇观、金华庵三点连线话,地图上呈较规则的三角形。如果这条注解无误的话,可基本确定宋代老人村旧址在今赵公山的文昌宫附近。

宋代每年正月至三月,成都州县有十五处要轮流举办蚕市。蜀人相传:“青城山仙人、隐士多因蚕市接救人。”

青城山的隐士一般会与外界保持沟通,并非与世隔绝。例如孙知微会出山绘画,时时往来青城、导江二县。还有一些人会定期用山上的药材、野生食物等与山下场镇的百姓进行交换以得到生活必需品,或者在蚕市、药市施济给百姓。

此外,每年二月十五日青城山要举办民间道会。道会由大族富户轮流主持,“会者既集,则闭观门,须斋罢乃启”,据说有万余人结屋山下以售卖茶果等。清末每年二月十五日青城山要举办老君会,灌县民间则举办花朝节,这些实为南宋青城道会的遗风。

青城山的隐士与老人村,是宋代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惜,迄今为止尚未引起世人的重视。笔者曾数次游历陕西终南山。有感终南山的旅游开发以及重新出现的隐逸文化方兴未艾,难免会将青城山与之比较。在宣传农家乐经济和养生文化之外,如果青城外山和青城后山重拾或开发出一些值得拥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会不会更有现实意义?

▲长江万里图南宋夏圭作

(上下滑动点击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城宋代成都之十四宋代青城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