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郭襄为何遍寻天下到死都没找到杨过
TUhjnbcbe - 2024/8/14 17:33:00

郭襄为何遍寻天下而不得见杨过?“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坳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这一画面,在金庸的笔下,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哀婉。历经二十多年的苦寻,郭襄最终大彻大悟,选择出家为尼,开创了峨眉一派。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郭襄始终找不到杨过?有人猜测杨过是故意躲避,如同你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找到一个决心躲藏的人。但二十多年过去了,郭襄连一丝一毫的线索都未曾发现,这确实令人费解。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年,终于有了一些明悟。

首先,江湖信息的闭塞和骗子横行是主要原因。在那个时代,信息的流通远不如今天。洪七公在华山辞世数月,丐帮却仍不知情,还在为他的长寿祝福,而实际上他已化为冰雕。此外,虚假信息的泛滥也是一大问题。江湖中骗子众多,他们善于编织谎言,让人难辨真伪。郭襄初次寻找杨过时就上了金轮法王的当。那个所谓的“珠穆朗玛大师”以慈祥的面容和虚假的消息诱骗了她,使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那个时代,验证信息的成本极高。如今,面对可疑的“珠穆朗玛大师”,我们可以轻易核实其真伪,但在那时,每一条关于杨过的消息都如同风筝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郭襄的寻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她可能曾在上海人民广场寻找过杨过的踪迹,也可能在哈尔滨的寒风中寻找过他的身影。但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无法找到那个她心心念念的人。这其中的原因,既有江湖的险恶和信息的闭塞,也有她自身的执着和坚韧。

最终,郭襄选择了出家为尼,将她的思念和哀怨寄托在了峨眉山上。她开创了峨眉一派,将她的武功和智慧传承给了后人。虽然她未能找到杨过,但她的精神和传奇却永远留在了江湖之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追求的东西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但正是这种追求和努力的过程,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郭襄虽然未能找到杨过,但她的坚韧和执着却成为了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除了骗子众多之外,郭襄还面临着另一个隐藏的困扰,那就是人言可畏。“找杨过”这件事,其实相当敏感,极易被道德绑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在小说中,郭襄去少林找杨过,一开始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姓名,也没有说明来意。直到后来与熟人无色禅师相认,才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她为何如此谨慎?除了低调谦逊,恐怕也是因为人言可畏。

我们可能不熟悉南宋的社会背景,但至少对互联网有所了解。一个未婚的小姑娘,满世界寻找一个已婚男子,她的目的和居心会遭到怎样的质疑?是否会被认为是知三当三?这并非开玩笑,有读者情绪激动地评论:“金书最讨厌的就是郭襄,知三当三!”除了质疑郭襄的动机,还有人会质疑她寻找杨过的时机:襄阳之围虽然解除,但敌军随时可能南下,郭襄不在湖北守城,却四处寻找男人,她到底是否是大宋的子民?

其他的槽点也是层出不穷:无知恋爱脑、蹭热点、占杨过的流量等等,甚至涉及到她的父母:郭靖黄蓉你们是怎么教育的女儿?郭襄当然可以为自己辩解,比如小说原文中就明确表示:“她倒也不一定要和杨过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也便心满意足了。”然而这样的解释又能说服多少人呢?请各位结合上网经验自行想象。

在江湖上,戾气无处不在。自从有了宽容和理解的那一刻起,戾气和刻薄也随之产生。道德在有些人手中是明灯,但在有些人手中却变成了绞索。因此,很多时候,郭襄可能只能默默地、悄无声息地打听杨过的消息,这也影响了她的寻找效率。书中有一个细节描写,她外出时,我向父母描述的都是游山玩水的乐趣,以免他们为我担忧。既然决定瞒着父母,那么瞒着朋友和江湖中人也就在所难免了。她被称为“小东邪”,但终究也是社会的一员。一个年轻的女孩,怎能与整个社会的非议和敌意相抗衡呢?

即使她愿意,杨过也不能让她这么做,因此他们选择更加远离尘嚣。骗子和喷子无处不在,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我认为郭襄可能还走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她可能找错了求助的对象,问错了人。据书中描述,她去了百花谷找周伯通,去了少林寺找无色禅师,甚至还去了古墓,估计也没少向全真教的人打听杨过的消息。你发现了吗?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江湖上的大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大V,至少也是各自领域的达人。也许这正是她的误区所在,这些大人物并不能给她带来她想要的结果。

郭襄,可能被自己的思维惯性误导了。你想想看,如果杨过真的有意躲避郭襄,那么他最想要避开的就是这些他熟悉的人。就好比如果李白真的不想见杜甫,那他也会避开高适。又或者,他会私下里告诉高适:“千万别告诉小杜我在哪儿,我这是为他好!为了不耽误他!我老了,他还年轻呢!”所以,郭襄陷入了大V困局,她拼命寻求答案的地方,恰恰是杨过最想要避开的地方。

她以为站在高处就能远眺,却没想到杨过可能正躲在某个精心设计的死角,隐藏得严严实实。那么,她应该去哪里打听呢?我的想法是,她应该去找普通人。杨过能躲过大江湖的大佬,但他躲不过江湖。他有家有口有宠物,不可能人间蒸发,难道他就不吃饭,不购物了吗?在小说中,李莫愁还要出门买米呢。神雕大侠那么显眼,加上雕兄那么大只,怎么可能不被人看到呢?要生活,就总会留下痕迹。天南地北,士农工商,无数普通人肯定见过杨过,只不过他们和郭襄没有交集,没有进入郭襄的打听范围,因此错过了。

在金庸的笔下,有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呢?有!郭襄唯一一次准确找到杨过,就是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通过一个普通的农夫的指引。这证明了,有时候,真相就隐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之中。在风陵渡的安渡客栈,一群因大雪封渡而滞留的旅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原本素不相识,却在烤火、饮酒、畅谈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郭襄结识了许多原本毫无交集的普通人,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关于杨过的确切消息。

四川的旅人讲述了曾目睹一位独臂大侠,相貌非凡,带着一头神雕,为民除害,取下了贪官的性命。临安的少年则兴奋地分享,神雕大侠在临安严惩了奸官丁大全的英勇事迹。山东的宋五感激地说,正是杨过在历城救了他一命,让他从县令的陷害中得以脱身。还有一位中年妇人,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她告诉郭襄,是杨过在淮北的蒙古大营中救了她和女儿。人们聚在一起,信息汇聚,没有打听不到的事情。

最终,在江湖草莽“西山一窟鬼”的引领下,郭襄得以与杨过见面。这里的氛围格外温馨,尽管他们都是平凡的商旅客人,但彼此间的真诚和善意让人感动。这里没有虚伪的“珠穆朗玛大师”,没有网络喷子的戾气,更没有人去质疑郭襄的动机或上纲上线。当小姑娘郭襄向他们问路时,他们都乐意地将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告诉她,娓娓道来。那一晚的围炉夜话,成为了郭襄心中最美丽的回忆。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遇到过那样巧合的大雪封渡,大家又各自飘散在天涯海角,郭襄也再没有机会去寻找普通人打听消息了。#郭襄#
1
查看完整版本: 郭襄为何遍寻天下到死都没找到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