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如何分辨真正的修行人他们不一定是名满天下
TUhjnbcbe - 2025/1/28 8:53:00
终南山有许多隐士,不管什么原因到这里隐居修行,但一定是与这片山脉有缘。之前满怀希望地去拜访一些修行人,也会做一些随缘布施,略尽绵薄之力的供养,希望他们不用为三餐而顾虑。有些真修行人,确实过得苦,日中一食,粗衣麻布,住得十分简陋,吃的穿的只能节衣缩食。遇到这样的修行人,我们都会尽量地提供一点帮助。也遇到有一些自诩是修行人,住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宫观里,出口就是自己名门正派的弟子,受着十方衣食财昂供养,每日念经打坐,十分精进修行……然而,这样的人,真的是修行了吗?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但是否真修行人,那还有待商榷。我们是如何分辨对方是否真修行人呢?看完以下我的经历,你也许就明白了。之前拜访过一些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不为功名利禄,只求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轮回……这样的人,我们是十分敬重的。一般会布施一些衣食之类的物品,好让他们一心清静修行,早日了脱生死脱回。但也遇到一些不学无术,纯粹穿着祖衣,自诩自己是某某名门之后,住到山里引人注目,以为自己这就是修行人的典范。可是,也许这对于入世未深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传说中仙风道骨,吾之晚辈该学习的榜样。但对于我已入道门,略懂皮毛的人来说,这不过是欺世盗名的普通人而已。有一日,我和朋友慕名拜访一位前辈,听说他入道修行了几十年。当我们两个人去到他的庙里,第一眼见到他的感觉,确实是仙风道骨,跟这位前辈喝茶交流时,前辈说得头头是道,不愧为名门正派之后,颇有大家风范。然后,接下来的事情,让我看清了这位前辈的真面目,从此不再联系他了。首先在喝茶论道的过程中,我不小心打翻了杯子,导致这个杯子缺了一个口子。这位前辈的脸色从刚才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瞬间就变得很难看了。拿起这个杯子,左看右看,十分惋惜地说道:这杯子是前年花了块,从江西景德镇到朋友手中买来的,真是十分可惜了。接着又自叹自唉地端详着那杯子,十分心痛的样子。我心里也感到不好意思,马上捐了双倍价钱到功德箱里,也一番好话赔礼,这位前辈仿如不做演员,都对不起他的演技一样,那脸色可真是六月的天,孩子的脸,瞬间如沐春风了。还说这不过一个杯子,坏了就坏了,何必放心上呢?做人要放下……我听到这话,再看到此时,前辈那和蔼可亲的表情,心里有一丝的反感。你以为这就完了?接下来的操作,真让我感到恶心。到了将近晚餐饭点的时候,我提出要请前辈出去门外的馆子吃饭,我们三个人,点了三个菜,一个是手抓羊肉,一个是西红柿炒鸡蛋,一个是小炒青菜。当时我们在等饭菜上来的时候,这位前辈又滔滔不绝地说起以前入道时的故事,还说自己已经很久不杀生了,现在每日只吃菜,只是人情难却,今日有缘,怎么也给个面子我们,陪我们出来吃个便饭……朋友随喜赞叹前辈,我心静如水地看他表演,直到饭茶上来时,前辈的吃相,颠覆了朋友三观,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只见这位前辈,仿如饿鬼投胎似的,整盘2斤多的手抓羊肉,他一个人干掉了一斤半,还一边吃一边说这是三净肉,劝我们放心吃……我本来吃得少,每日也只是中午吃一餐,早餐和晚餐都基本不吃的,一点都不饿,只是陪衬吃一点,同时心里更明白了一些。等他们吃饱了,我去结了账,朋友的车子停在庙里,大家往庙里方向走回去,这位前辈提出留我们多住两天,正好大殿前要做一副木对联,需要3元,看看有没有十方善信愿意慷慨解囊,捐钱出来做功德……我摇头说不用住了,这副对联肯定有十方信众愿意做功德的……接着我和朋友就开车走了。这时朋友说我觉得那位前辈如何?我说这不过是穿着道袍的俗人,白修了几十年,贪嗔痴都放不下。我们是抱着虔诚供养布施的心而来的,做副对联,修建道观这些事,也十分愿意去做。但在这位前辈的眼中,我们却成了一只他嘴里的小羊羔,所以干脆就马上离开了。朋友赞成我的观点,大家回到了住宿点后,直接把那前辈的联系方式删了。古语说得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是真修行人,自有龙天护法帮助,是假修行人,那身上的磁场,也会让人敬而远之。我们看待一个人是否真修行,是看他的贪嗔痴,这些从内心反映出来的本质,而不是看他的门派,跪拜,诵经这些表面的东西。若是一个人天天穿青衣,每日烧香诵经,可内心还是无比贪婪和烦恼,整天负能量缠身,这样还算得了什么修行呢?你们觉得对吗?有遇到过真正的修行人呢?欢迎留言评论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分辨真正的修行人他们不一定是名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