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孟浩然鹿门山,是我人生最美的栖息地
TUhjnbcbe - 2025/2/15 22:09:00

鹿门,在今天的湖北襄阳东南三十里,原名苏岭山。

这里,曾是东汉隐士庞德公的归隐地,他曾躬耕于岘山,后刘表几次请他入仕,皆不就。后与妻子登鹿门山采药,自此归隐于此。

几百年后,又有一位名士常年归隐于鹿门山,他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早年在家乡时,有时会到鹿门山的别业中居住一段岁月,往返之间,留下了不少诗篇,这首《夜归鹿门山歌》便是其中非常经典的一首,其诗曰: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孟浩然日暮时分,乘舟从涧南园前往鹿门山的情景。

首联,描绘了黄昏时分山寺的景色。夕阳西下,山寺传来阵阵钟声,回荡在山谷。在渔梁渡口处,喧闹不已,挤满了归帆的船只。

人们纷纷沿着沙岸回到江村的家中,而孟浩然,则乘着一叶扁舟返回鹿门。一个“亦”字,很是耐人寻味。众人回江村,孟浩然回鹿门,方向不同,对他们而言,却都是家的方向。

孟浩然,将鹿门山看作自己人生的归宿,就像王维将终南山视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一样。尽管这里人烟稀少,有些清冷,有些孤寂,但他却最喜欢在这里过着看似简单的生活,写诗品茗,看云卷云舒,看日出日落,在天好的日子,来一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旅程。

夜晚的鹿门山分外清幽,一层薄薄的云烟笼罩着山林,夜空中,月光将山树的轮廓显现出来,孟浩然走着走着,便来到了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不免感慨一番。

清冷的山石小径上,留下了多少隐者的足迹?又有多少精彩的故事?而自己,不过是其中一位过客。

诗中独处自居的气氛,折射出诗人内心超脱自然的意趣,将自己与大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浩然,一生布衣,从未入仕,尽管他也曾有过入仕之心,却无入仕之命。于他而言,虽有遗憾,却也无妨,因为,平平淡淡地过完此生亦是一种圆满。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浩然鹿门山,是我人生最美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