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过上一个好的生活,希望能够无忧无虑的生存,也希望能够不带任何遗憾的离开这个世界。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金钱与财富,现代社会对于金钱的看重,或者说金钱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没有金钱,人们的生活只能是过得浑浑噩噩,我们的人生也大多一事无成。而关于金钱这回事,可以说只要我们还想继续生活下去,就绝对离不开它,哪怕我们选择遁入山林,也无济于事。
一.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也随着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城市当中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接受。他们感到身体与心灵的疲惫,也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孤寂,认为虽然自己身处于一个偌大的空间,身处于一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却无法找到内心的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避,他们没有想过该如何去解决问题,也没有想过是否要继续坚持下去,他们脑海中唯一一个念头就是逃避。
的确,逃避可以避免许多的问题发生,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支撑,也不需要与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虚与蛇委,只要能够逃避掉这一切,似乎就能够迎来新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归隐山林,对于他们而言,山野的生活听起来就是悠闲自在,每天与太阳朝露作伴,与花草树木为伍,这样的生活大抵是非常恣意的。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想要归隐山林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也是远远不行的。曾经那个隐居终南山的26岁男子,之所以被父亲一脚踹回现实,就是因为他没钱,他的父亲更是非常气愤的表示,如果没钱别学陶渊明,毕竟现在可比不得古代社会。
二.隐居终南山的年轻人
这位被父亲一脚踢回现实生活的男子就是魏超,是一位来自山东的非常年轻的男孩。按理来说,这个年纪的男生,大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正是投入到工作中的大好机会,同样也是展现他个人能力的绝佳时机,然而在这样的时候,魏超却选择归隐山林,着实有些让人不解。一般来说,归隐山林的都是那些青年或者中年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遭受了许久的打磨,被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搞得无法喘息,这样的人想要逃避也无可厚非。不过,魏超才26岁,正值大好年华,应该是奋力拼搏的时候,怎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原来,魏超之所以选择归隐山林,其实也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他并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反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同时又不愿意听父母亲人的唠叨。毕竟无论对于哪一位父母而言,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一份正经工作,而不是留在家中什么事都不干。不过,跑到终南山上隐居的魏超,因为自己身上没有任何的金钱,不仅交不起房租,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终南山上,魏超可以说是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看到这样的场景,魏超的父亲自然是既心痛又气愤,最后将他带回了家。
三.梦想已被现实打败
在现代社会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逃避现实生活,而他们逃避现实生活的唯一选择就是去山野之间,希望能够过上一个闲云野鹤的生活。就拿风景胜地终南山来说,这确实是许多人最初想要选择的一个归宿,然而人们对于终南山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那些武侠小说当中,认为自己只要归隐山林,就会成为那些道士,说不定还会成为仙人。但这终究只是小说当中杜撰出来的,现实生活当中的终南山,不仅成为了旅游胜地,甚至还成为了一个资本博弈的地方。
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与之一同到来的是房价的高涨,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艰难。如果想要在终南山上生活下去,那必定得有足够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值能够保证人们在山上一个基本的温饱。曾几何时,终南山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最后的梦想,是我们能够抛上一切涤荡心灵的场所。但在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下,终南山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而这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梦想虽然应该是要有的,但我们首先得认清现实,一味的逃避终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参考资料:《寻雍尊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