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少年在桃花岛的诸多委屈,大多因为黄蓉嫌恶他父亲,防备之心日夜难安,为了防止郭靖真把杨过培养成未来女婿,黄蓉简直是以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来对待一个半大孩子。
为此黄蓉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能教杨过学武功,她的做法简直滴水不漏。
首先,拜师话术很完备。
第一层是体贴。郭靖已经给孩子们办好了入学手续,让四个小朋友都跟着他开始武术版“爸爸去哪儿”,但黄蓉中途截胡,理由是你一个人教四个孩子太累了,以贤妻良母身份及时上线,名为救场实为抢人,话术完美。
第二层是不动声色搬动神队友。众所周知当年江南七怪和丘处机分别教郭靖和杨康武功,十八年为期、江南楼头一战开始了一场射雕传奇,所以黄蓉当着柯镇恶的面来说要教杨过,他老人家很高兴哈哈一笑:你们夫妇各教一个徒弟、互相比试。郭靖这么孝顺的人,师父发话比什么都管用。
第三层则是应对变数,熊孩子郭芙表示她也要跟着妈妈,黄蓉开始了“不行我太宠你教不好你”这套逻辑。
第四层则是偷天换日,黄蓉对杨过说,你郭伯父的二师父是妙手书生朱聪,我们就来学他的功夫念书,明明朱聪是个从近景魔术专业毕业的优秀扒手、武功一流,明明是堂体育课,到杨过这里又成了完形填空。
其次,黄蓉挑选的教材非常讲究。
她对杨过最大的忌惮,是害怕杨过像杨康一样误入歧途,更害怕他在父亲之仇和民族大义之间糊涂,所以她对开发这个孩子的心智完全没兴趣,她主要上思想品德课。
为此她选了圣贤书,而且只选圣贤书,先教《论语》后教《孟子》。黄蓉是什么人?黄老邪教了她多少稀奇古怪的东西,怎么她教杨过的画风简直像郭靖走错片场呢?
金庸先生写了,教到黄蓉自己都觉得无聊了,以这对师徒的心智,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成3D版、VR版,各种寓教于乐、各种旁征博引,但黄蓉显然没有,她的态度非常明显:我希望你除了大道理,什么都不会。
再次,教学进度非常缓慢。
论语全文一共二20篇,章。四百多章看起来要学很久,但还对初中语文课本有印象的小伙伴们,应该都还能记得,所谓“一章”基本就是一个自然段而已。
论文全文一万一千多字,教了三个月九十天,平均下来一天学一百二十个字。
一百二十个字什么概念,再给大家量化一下,一首七律五十六个字,也就是两首七律的体量;小学语文课本里古诗词的文章,大概都不只这个体量了。
黄蓉这么绝顶聪明的老师,杨过这么绝顶聪明的学生,学习进度这么拖沓,实在是有点诡异。
与其说黄蓉是教学细致,求精所以速度缓慢,不如说她是因为私心所以消极怠工。
你看,最终杨过离开桃花岛,并不是因为刁蛮任性的郭芙、也不是因为武家兄弟,而是因为桃花岛的女主人黄蓉,对一个孩子抱有那么深的芥蒂和忌惮,从来不肯像郭靖一样相信“我们好好教育他,他就不会长歪”。
然而人生福祸相依、世事难料,如果不是黄蓉百般防备,杨过也不会转学到终南山、也没机会遇到隔壁活死人墓里的小龙女,生生死死十六年后终于重逢。
走出半生,再重新回想早年郭伯母教他的圣贤书,一次次被“要不要杀郭伯伯”的念头拷问,他才终于能够忘怀所有芥蒂、真正领悟圣贤书的大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