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淘宝需谨慎,那些送你嘴里的东西可能来自尸
TUhjnbcbe - 2025/5/10 19:28:00

《国宝猎手》是文物专业研究生肖然开设的故事专栏。大三那年暑假,为了照顾病危的爷爷,他在终南山待了三个月,从爷爷那里听来了太爷爷肖乾的故事,并在好朋友樱子的帮助下,整理出了这个曾经叱咤西安的民国大文物商的传奇一生。

这是国宝猎手的第4篇猎宝手记

本期宝物:银缕玉衣

时间:年

地点:西安杜陵

人物:肖乾、胡彧、牛金山、姜洋

全文字,阅读约需13分钟

从泾阳县回来之后,我想着先躲躲风头,加上最近天气阴冷,便从书摊上淘来一堆旧书,每天宅在家里看。其中有一本《葬书》最对我胃口,是东晋一个叫郭璞的风水学家写的,专门教你怎么埋死人,虽然全书篇幅不长,但我看得津津有味。

反观我的表哥牛金山,却一改往日的懒散,每天在外面交际应酬,完全不着家,不知道在钻营计划些什么,我也懒得问。

没多久,表哥突然被任命为秦商商会的副会长。我这才知道,自从他拿虎符巴结上袁克文之后,便狐假虎威在西安打着他的旗号四处张扬,各种攀附游说,没想到凭着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居然真混了个职位。这商会副会长虽然是个虚职,但说出去也够唬人的,油水更是不会少。

这天,表哥风风火火冲进我的房间,一屁股坐在我的床上,把我手里的书一薅,神神秘秘地说:城里出了个大新闻,哥老会给陕西警察厅长姜洋送了一套汉代银缕玉衣。

玉衣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衣服,有金缕、银缕、铜缕等几种,古代等级森严,金缕玉衣一般只有皇帝才能穿,诸侯多穿银缕玉衣,一般贵族只能穿铜缕玉衣。

银缕玉衣从外观上看和人体形状几乎一模一样,整体工艺复杂,分头罩、脸盖、前胸、后背、袖筒、手套、拇指、裤筒等多个部件,各个部件的边缘用丝织物缝合缀边,既固定又美观。如果完整,那可真是无价之宝。

博物馆馆藏的银缕玉衣

再说姜洋这个人,平头老百姓可能不常听说,但在官场,他算得上是真正的西安一把手。省督省长什么的,尽管官阶比姜洋高,但都是流水的官,真正的百年地头蛇,非这位大佬莫属,官场上甚至暗传着一句话:“关中谁做官,姜洋说了算。”

哥老会在势头正盛的时候,用银缕玉衣这样价值连城的宝贝笼络姜洋,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的门道。表哥也啧啧眼红:“他娘的,真会来事。”

我打趣他:“会来事的可不止他一个,你不也是削尖了脑袋才当上商会副会长的吗?”

表哥对我的揶揄并不生气,嘿嘿一笑:“这话倒是没错,还好你表哥我早做打算,不然哥老会这糖衣炮弹一出,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变数呢。”

他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翘起二郎腿,边说边摩挲着手中的一块玉,还不时放在嘴上亲两下,好像全西安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我正准备翻个身,继续看我的书,突然瞥见他手上的那块玉,心里一颤,凑近仔细一看,是只玉蝉,晶莹剔透,雕工精美,雕纹沁出淡黄色的玉锈,玉心裹着一丝丝红。

我一边细细审视,一边摇着表哥:“你这玩意儿从哪儿弄来的?”

表哥一听甚是得意,炫耀似的说,这可是西汉的宝玉,我花大价钱从“搂鬼”那里买来的。

“搂鬼”是行内黑话,指的是秦岭里的盗墓人,这群人神出鬼没,白道上的人很难找到他们,只有通过黑道熟人介绍才能从他们那里拿货。

“赶紧把它摘咯。”我板起脸,严肃地说道。

“为什么?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古玉,这两天刚出土的。”表哥正要接着炫耀,见我话锋一转,便防备地将他的宝贝握紧了些,怕我抢了似的。

“古玉是没跑,这确实是一件汉代玉,但是从尸体嘴里掏出来的。”

表哥“咚”地弹跳起来,连忙吐了几口唾沫:“他妈的,我还整天放嘴上亲。”。

我拿过玉给他解释,这叫玉蝉,学名叫琀,是西汉以来的陪葬品,通常放在逝者口中,既有蜕化成仙的祈愿,也有涤秽辟邪的功能,那里面一丝丝的红色,就是尸体的血沁了进去,最后就成了血玉。

尸体口中含的玉蝉,是宝贝,但也邪性

表哥听完,面如土色,不住地干呕,弯着腰用手指着我,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我顾不上嘲笑他,因为这个玉蝉让我联想到了更多,首先,在西汉时期能口含玉蝉下葬的,绝对不是一般的墓主,陪葬品里一定还有更珍贵的文物;其次,从出土时间、器物断代来看,这个玉蝉都和哥老会那套银缕玉衣关系非同寻常,很可能同出一墓。

更令我警觉的是,如此珍贵的文物面世,必然会引起宫崎的注意,之前他怀疑我是否真的得到了何太监死前的真传(前情回顾:神秘金主专点漂亮姑娘出台,回来后她们都疯了

国宝猎手),我必须证明自己在文物上的水平,使他相信我确实掌握着探墓的秘籍,才能牵制住他,否则被这个日本人发现我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我的人身安全就完全失去了保障。

我让表哥把搂鬼介绍给我,表哥冷笑一声:“要找搂鬼?你去问天王老子吧,他或许知道。”

表哥说的没错,关中一带的搂鬼行踪诡秘,分布在绵延一百多公里的终南山麓,许多年,我只听过他们的传说,要找到给表哥血玉蝉的那位,无异于大海捞针,真得先拜拜天王老子了。

目前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只玉蝉,但我仅仅能推论出是汉墓出土。这远远不够。

我忽然想到长安古墓的分布规律,两汉一带墓址大多分布在杜陵附近,我准备按照这个思路去碰碰运气。

来到杜陵,我首先观望这一带的地势,古代的墓葬都很讲究风水,《葬书》中说“聚之不散,行之有止”之地为阴宅首选。根据这个讲究,我绕到几处沟坳里。果然,不久便听到“突突”的沉闷响声,我爬过去一看,一个光膀子的壮汉正在支锅打洞,一边挥汗如雨,一边闷头吼着秦腔。

“老哥,打井呢?”我冲他笑着喊。打井是关中黑话,就是盗墓的意思。壮汉被突然的喊声惊了一跳,斜着脑袋瞥了我一眼,继续吼他的秦腔。

我想了想,二话没说也扯开嗓,跟着他的腔调唱起来,我俩唱的是秦腔名段《张良归山》。

壮汉一听,起身骂道:“滚开,打扰老子的兴头。”

我一点没恼,笑笑说听见祖师爷了,唱两句算是礼数。

“祖师爷?你别乱认,我可不想当你祖师爷。”壮汉又要埋头打井。

我哈哈大笑,说那唱词里的张良可不就是我们道家的祖师爷吗。

壮汉停下手里的动作问:“你是出家人?”

我说算半个吧,西边楼观台里出来的。

壮汉“哦”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不少,这行人虽然心黑手辣,但很讲究气运,不愿得罪出家人。我趁势问了最近有没有出土汉代银缕玉衣的事,壮汉讳莫如深,说不能讲同行的事,如果真要打探,他让我去三桥。

三桥是位于西安和咸阳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北洋政府没有在这里设置任何行政机构,是个实打实的三不管真空地带。这里聚集了大一帮亡命徒,更充斥着毒品、黑帮、淫窟等见不了光的东西,有点像现在的“金三角”,所以寻常人都对这里避之不及。

要去这种地方,我心里很紧张,想找胡彧借几个哥老会弟兄一起去壮胆,就给她摇了电话。

电话刚接通,胡彧就在那边洋洋自得地说:“我这两天正研究古诗呢。”

“是该坐在家里好好看书,你一个女孩子,别再成天打打杀杀了。”我为她的改变而感到欣慰。

“说什么呢?本姑娘去的是墓室。”

“你不是说研究古典诗词么,跑墓室去干啥?”我问,不知道这个大小姐又在搞什么名堂。

“古尸古尸,墓葬里的古尸,谁跟你聊古典诗词了?在武备学堂做了四年同窗,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吟诗作赋?”

这么一想还真是,那时候她每天除了欺负我就是欺负我,仗着聪明,根本没花心思在学问上。

“你好端端去研究古尸干吗?”

她神神秘秘不肯直说:“现在还不能说太多,总之你就等着瞧好吧。”

我刚想叮嘱她几句查看古尸的注意事项,那边就把电话挂了,我完全没机会跟她说正事。可转念一想,她一个女孩子在墓室研究尸体都不怕,我来这么个地方就怂了,肯定让她笑话。再说,我这也算间接打探她们哥老会的文物,她借不借兵还不一定呢。算了,还是自己闯吧。

最著名的古尸:辛追夫人

我一进入三桥,街边身份不明的人就对我虎视眈眈,让我觉得自己像案板上的肉,随时有被剁的危险。因为是第一次来这里,我对路线完全不熟,但还是壮着胆子,尽量步履从容,装出一副老油子的模样。可走着走着,我发觉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神有了嘲笑的意味,我心里打着小鼓,该不会露什么馅了吧?

正暗自猜测,发现前面没路了,原来我走进了死胡同。两侧都是破败的棚户房子,一转身,几个衣着肮脏、面目不善的家伙挡住了来路。

“把我爹交出来——”情急之下,我脑中冒出一个脱身之计。

1
查看完整版本: 淘宝需谨慎,那些送你嘴里的东西可能来自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