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十首如诗如画的传世名篇,每一首都有名句。
开元十八年孟浩然漫游吴越,于是写下了这首唐人写景五绝名篇,秋暮时分,诗人孟浩然将船停泊在烟雨迷蒙的江边,此情此景,诗人想起了往事,无限归思涌上心头。看到无边无际的原野、天空和树木,天上一轮明月映照在江上,似乎与他很亲近,他那个寂寞的心暂时得到了慰藉。此诗风韵天成,淡中有味。
孟浩然在漫游长江下游的时候,写下了这首抒情诗,在某个秋天,诗人孟浩然在长江下游,被风四起,大雁南飞,草木摇落。此情此景,诗人忍不住掉下了乡思的泪,他坐在孤独的小船上遥望天际,看到滔滔江水连接着大海,加上夕阳西下,他心里一片迷茫,不知自己选择归隐山林是正确的,还是出仕为官才是正确的?此诗流露出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诗人孟浩然漫游五月,在大禹寺义公禅房游玩的时候,题赠了这首清雅秀丽的山水诗,此诗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首先描写大禹寺义公禅房环境清幽,然后赞美义公一尘不染的胸襟,以此寄托自己的隐逸情怀。
孟浩然借住在业师山房,和朋友丁大约定在山房共宿,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还没见到朋友的影子,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中有画,委婉含蓄的五言古诗。
诗人孟浩然因应试不第,前往江淮一带漫游,夜宿桐庐江,想起扬州的朋友,于是提笔写下了韵味悠长的五言律诗,夜幕降临,山色昏暗,两岸传来阵阵猿啸声和风鸣声,再加上江流湍急,月照孤舟,于是忍不住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在扬州的朋友,从诗中我们能看出诗人的内心是多么的寂寞和孤独。
这首语言质朴,结构自然七言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鹿门期间,第一联描写夜幕降临,古寺传来阵阵钟声,渔梁渡口人们为了急着回家抢渡发出喧闹声。第二联写人们沙岸往村子里赶,自己也乘坐小船回到自己的隐居地鹿门。第三联写自己回到家,发现明月照开了鹿门的烟雾。最后两句写自己选择隐居是一种无奈之举。
四十岁的诗人孟浩然在此落地,于是他一气之下选择来到终南山隐居,写下了这首悠远深厚,富有韵味的五言诗。第一二句写自己又落地了,现实和理想相差太远,不得已选择回到终南山的破屋隐居。第三四句说自己没有本事,又加上没有朋友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所以才被无情抛弃,第五六句感叹青春易逝,在不知不觉中白发已经渐渐增多,自己却一事无成,最后写迷蒙空寂的夜景,这与他逻辑惆怅的心情十分吻合。
这首杰出的山水诗是孟浩然写给张九龄投赠作品,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推荐从而走向仕途。第一二句写八百里洞庭浩渺的湖水与天相接,第三四句写湖的磅礴气势,第五六句表明自己希望出仕为官,最后两句称颂张九龄,但又显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期间,朋友邀请他到家中做客,于是写下了这首田园名篇,这首诗描写的都是普通的场景,农家、绿树、青山、桑麻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没有雕饰的痕迹,一切源于自然,此诗意境清新隽永。
朋友杜晃要离开荆地前往吴地,诗人孟浩然写了颇富神韵的七言绝句送给他。第一句造语洗练、意味隽永,第二句写游人离去后,诗人孟浩然心中的茫然,第三句写对朋友的关心和挂念,最后一句在离愁别绪中结束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