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终南山上的五千隐士,吃饭成了大问题,咸菜
TUhjnbcbe - 2025/8/12 0:30:00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诗句中悠闲自在的生活曾让人心生向往,寄情于山水之间,不为五斗米折腰,亦不为案牍之事劳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年前便吸引大批效仿者。

时至如今,城市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世人忙忙碌碌不过图碎银几两,漂泊的心灵无处可寻安放的故乡,数量也在逐年上升,终南山的密林里面,藏匿着几千隐士,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心灵安放之处生活势必疾苦,衣食住行成为隐士们最大的问题。

物质匮乏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不是受尽生活的苦难,恐怕无人会选择出家修行,成为隐居山林中的隐士,所有选择终南山修行的人,不过为求心安。

前半忙忙碌碌追求生活安逸,后半生猛然醒悟追寻初心,终南山修行自古便有,后人们也接踵而至,曾经安静远离人烟的终南山,如今隐士就有五千人,这些隐士无一例外,成为了世人眼中的“苦行僧”。

终南山出家修行,凡世钱财早已成为身外之物,收入唯有游客所奉香火钱,然时代变迁,神佛早已不受年轻人推崇,无人信奉何谈香火钱?

修行隐士数量巨大,如陶渊明般种田采菊,却难得有陶渊明喝酒作诗的安逸。偶尔的饥饿于修行者来说,是身心的一次考验,长时间饥饿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难以跨越的折磨。

多年的被缝补无数次,寒冷的冬夜根本无法御寒,破旧的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担水挑柴日日不得停歇,匮乏的物质生活于修行者来说,无疑是另一种考验。钱财早已抛之脑后,衣食住行皆需钱财换取,既无钱财那便只能缩衣节食。终南山修行隐士五千人,衣服便能看出修行时长。

新来修行者衣物崭新,上面也不会有缝补痕迹,而修行多年的隐士,衣物布料早已变薄,衣服上也满是浆洗缝补的痕迹。于修行者而言,衣能蔽体便已足够,除非天下无人穿旧衣,否则他们不会日日穿新衣。

食物紧缺

衣食住的困难容易克服,食物的匮乏于修行者来说考验极其艰巨。数量庞大的隐士早已将终南山建成闹市,附近村庄的居民不会进入属于他们的区域,几千人的隐士区也足以媲美小型村庄。

终南山随处可见茅草棚,每栋茅草屋中便是一位修行的居士,外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屋内四壁皆空。一人一户外加一块菜地,这是每位隐士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他们修行中维持自身活力的来源。

一块小小的菜地,是这些隐士最重要的珍宝,小心翼翼地划分为几块,每一块都承载着隐士的心血。土豆与番薯是主食,一日三餐皆无法离开,外加一些应季蔬菜,构成者的多彩生活。

所幸隐士们本就是出家修行,口舌之欲早已所剩不多,每日进食不过为保持生命的活力,一碗清粥,淡有淡的味道,一碟咸菜,咸也有咸的滋味。山中岁月悠长,食物的紧缺已成常事,然而这些隐士早就习惯。

冬日寒冷之时,菜地也会被大雪覆盖,隐士们也闭门不出,于屋中欣赏雪景,粗糙的茶具能品出甘味,自制的咸菜也成为冬日的主餐。

终南山隐士五千,虽不能说人人皆会泡菜,泡菜却成为每家必备食物,隐士们给它取了一个大气的名字——“神仙菜”,颇有一番意味在其中,神仙品尝也会为之倾倒,让未曾品尝过的人浮想联翩。

虽叫“神仙菜”,其实此菜丝毫不奢华,制作过程也有些粗制滥造。一个很大的泡菜坛子,是每位修士空闲时自己烧制而成,形状并不规则,也没有任何花纹。

秋季菜园里收获的蔬菜,不论哪一种,只要多余便悉数丢到里面,用盐泡的卤水,全部倒入其中。没有香料也没有油星,除了咸味之外再无其他味道,于修士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谁的泡菜腌制成功,便拿出来与他人分享,泡菜成为拉近修士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

自得其乐

修行生活之苦,世人无法承受,修行生活的乐趣,除这些隐士外也无人能品尝。世人忙忙碌碌,为的不过“金钱利禄”四字,大鱼大肉尝遍,山珍海味也成为满足口舌之欲的牺牲品,珍馐美馔尝遍却食不下咽,脑满肠肥心中也怏怏不乐。

反观终南山隐士,日食无荤腥,一盏清茶一碗薄粥外加一碟咸菜,反而自得其乐,想之不过是心中有大义罢了。食物匮乏,每日为生存而劳作,却能将劳动成果与他人分享,从未有一丝私心,这才是隐士心中的追求。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南山隐士钱财未能兼顾自身,遇到需要帮助之人却从不吝啬,倾尽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即使穷也不改心中信念。心中有梦也有爱,对世界自然温暖而阳光,这些修士如何能够不快乐?

出家人不问凡尘事,终南山的隐士却从未将自己划为出家人之列,凡尘事他们也未曾抛之脑后。每个终南山隐士,都会有下山修行之时,他们背起行囊,徒步向远方走去。

行囊之中并无他物,诗书两卷外加衣物一身,一路化缘一路远行,背包上四个“知恩图报”大字,警醒世人亦警醒自己。路遇不平便相助,人若助我便铭记于心,体会世间百态更能悲悯众生,其中乐趣无穷尽,只有隐士方能真切感受其中意味。

世人皆羡慕陶渊明南山隐居,却未曾感受五柳先生家徒四壁的窘迫,世人羡慕唐伯虎桃花仙人一样的隐士生活,却未曾想过他的饥寒交迫,世人皆羡慕终南山隐士品茶读诗种菜的悠闲,却无法看到他们衣食不足的辛苦。

古今能于山中隐居之人,无一不是心中有大道,胸间有乾坤,他们能享世间繁华,亦能尝生活之苦,如若不然,隐士和庸人又有何区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终南山上的五千隐士,吃饭成了大问题,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