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在丹˙布朗的小説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份量,儘管我們在羅馬的最後一天造訪並不僅僅是爲了這個。
從羅馬火車總站搭公車前往梵蒂岡,路上會經過威尼斯廣場,後面那個恢弘的建築是維托里亞諾。羅馬值得看的東西太多,第一次來的我們,就先攻剋芭樂景點就好。
維托里亞諾(Vittoriano)是爲了紀念統一義大利的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由朱塞佩·薩科尼(GiuseppeSacconi)設計,全由義大利的雕塑家雕刻,於年開工,年完成。二十世紀還能做出這樣的作品,只能拜服啊!
紀念堂用布雷西亞的純白大理石建造,宏偉的階梯、科林斯圓柱、噴泉,中間是巨大的埃馬努埃萊二世的騎馬雕像,兩側是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雕像。建築底層設有義大利統一博物館。
聖伯多祿廣場(PiazzaSanPietro),亦稱爲聖彼得廣場,長公尺,寬公尺,由貝尼尼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整個廣場有雙重的巴洛克式柱廊圍繞,還包括具高3.10米的聖徒雕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網頁。這位貝尼尼在我們此次的羅馬行中多次出現,著名的四河噴泉也是他的作品,而存於博爾蓋塞美術館的《大衛》以及《阿波羅與黛芙妮》也出自他手。
在這個廣場上還有一些看點:
日晷:廣場北部的地上有白色大理石圓盤,用作標記,以指示方尖碑的中午陰影何時到達該地點;
同樣在北部廣場有塊石頭標誌著年5月13日,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被槍傷的地點。
面對著聖彼得大殿,左手邊這個噴泉也是貝尼尼設計的,而右手邊那個噴泉則是卡洛˙馬德諾(CarloMaderno)設計的。
中間這個方尖碑是古埃及異教崇拜太陽神的象徵,因此受到其他基督教教派(特別是新教)的批評。年4月30日,名男子,75匹馬和40輛絞車參加了樹立它的活動。
雙重的巴洛克式柱廊,簡潔又不失莊嚴。
游客也是從這裏排隊入場,我們在這裏和一家歪果仁擊退了另外一家意圖插隊的歪果仁,TeamWork!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diSanPietroinVaticano),也稱爲聖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宗徒之長聖彼得的安葬地點,歷任教宗也大都安葬於此。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年,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聖伯多祿大殿,並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大殿於年4月18日動工,年宣布落成,歷時年。其間,有多位建築師和藝術家擔任設計總監:年是拉斐爾;年為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年則是米開朗基羅;最後在年,卡洛·馬德諾接下了擴建工作。
正面兩側的雕像分別爲聖彼得(背對立面右手邊這個)和保羅雕像。
而最上層有兩個時鐘,背對立面左側時鐘顯示羅馬時間,羅馬鐘上方是梵蒂岡城國的徽章;右側時鐘則顯示歐洲平均時間,歐洲平均時間時鐘僅顯示時針,比羅馬時間晚半小時。其他雕像是基督、施洗者聖約翰和11位使徒。
從聖彼得大殿望向聖彼得廣場,遠處就是協和大道。
這個陽臺就是宣佈新教宗的地方。
這是馬德諾最滿意的設計,長桶形拱頂裝飾有華麗的灰泥和鍍金面,並通過吊頂之間的小窗戶成功地引入室外光綫,華麗的大理石地板也充滿了從廣場反射回來的光。
五個入口大門對應到五個内門進入教堂。内門從左到右依次爲:死亡之門(PortadellaMorte)、善與惡之門(PortadelBenedelMale)、PortadelFilarete、聖禮門(PortadeiSacramenti)和聖門(PortaSanta)。除了聖門還保持胡桃木材質,其他已經在年變爲青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