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神经性耳鸣的症状令患者困扰,祖国医学中早
TUhjnbcbe - 2021/7/13 16:11:00

一、了解中医对神经性耳鸣病因病机的认识,外邪易侵犯于人体虚弱之时

1、外邪侵袭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先受之”,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故耳位于上部常受风邪侵扰。感受外感风热、风寒之邪,入里伤及肺脏,肺气宣降失司,外邪上扰清空之窍,耳窍蒙蔽,失去“清能感音,空可纳音”的功能,则发为耳鸣。

《圣济总录》、《医碥·耳》均有记载“宗脉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气与之博而鸣”。古代医籍对外邪侵袭所致耳鸣多有记载,且多认为外邪易侵犯于人体虚弱之时,与正气博击于上部耳窍相,故耳鸣。

2、肾精亏损

肾的主要功能为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精充沛,濡养髓海,则听力敏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房劳伤肾、年老肾精渐亏等等,均可致肾精亏耗,髓海不充,发为耳鸣。肾气不足,耳窍失养,肾阳不足,耳窍无以温煦,肾阴不足,虚火内生,上扰清窍,均可导致耳鸣。

而在历代医家所著医籍中,早有记载并受到医家们的重视。《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寿世保元·卷六》中说:“其耳鸣耳痒者,皆属肾虚。”明确指出肾虚为耳鸣发病的的重要病因。耳鸣为肾阴虚所致,《医学正传》则曰“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亦为肾阴虚致耳鸣之说。

《医贯·耳论》则详细记载肾阳虚鸣声为“潮声、蝉声无休止时,”,肾阴虚则为“哄哄然”;《景岳全书》更是指出年老者罹患耳鸣难以治愈。而《辨证录·卷之三》不仅提出了心肾不交引起耳鸣的机制,更是指出“但心不交肾耳鸣轻,肾不交心耳鸣重”这一要点。

3、肝胆火盛

“肝者,将*之官,谋虑出焉”。肝脏为将*之官,为刚脏,主发泄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肝与胆相表里。若恼怒伤肝,肝气不舒郁结于内,气郁化火并逆于上部而阻遏清窍;或者思虑过度,情志抑郁,疏泄功能减退,条达不畅,郁而化火,肝胆之火循经上扰耳窍,均可引起耳鸣。

《*帝内经》中早有记载肝胆与耳鸣的关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七十一篇》“木郁之发,……屋发折木,木有变。……甚则耳鸣眩转。”,《脉诀汇辨·数脉(阳)》述:“肝…耳鸣者,火逞其炎上之虐耳”。均说明了耳鸣的发生与肝气郁内化火,上犯耳窍有关。

《古今医鉴·卷九》也说:“夫左耳聋者,因有所忿怒过度,则动少阳胆火”,冯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又云:“又感恼怒而的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与耳也。”说明了恼怒伤肝,肝气化火循胆经入耳以致耳鸣。由上可见,肝胆之火循经上扰耳窍导致耳鸣,也是许多医家赞同的观点。

二、神经性耳鸣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了解以下这6点,患者还需尽早治疗

1、习服疗法

习服疗法于年提出,主要包含声治疗和指导式咨询。这种疗法是通过指导式的咨询与教导,提高患者对耳鸣的适应度,降低患者对耳鸣的察觉性,同时再结合声治疗降低耳鸣信号的强度。不仅提高了患者对耳鸣的适应性,还缓解了患者的负性心理。

2、声治疗

声治疗又称声掩蔽疗法,是利用外部的声音改变对耳鸣的感知和反应,通过声音治疗原理来减轻耳鸣带给患者的痛苦,其背景的声音可以完全掩蔽,也不完全掩蔽,从而达到耳鸣声音性质、强度的改变或者患者适应耳鸣的存在。

采用多元复合声音治疗原发性耳鸣,将纯音或窄带噪声、大自然声音或环境声以及背景音乐优势组合起来,避免了原来声音针对性不强的缺点,使声音更易让患者接受,治疗时间短,针对性强,效果极佳,并且也发现其对正常健康者无害,不会诱发耳鸣。

3、心理学疗法

经过多年的耳鸣治疗探索,更多的人重视负面情绪在神经性耳鸣里的重要角色。由于耳中声音的持续,患者往往会产生不佳的心绪,引起全身的不适,睡眠不足,甚至耳鸣症状会随着疲劳时加重,充分说明了患者存在心理性疾病或精神疾病,从而引起生理病理反应、器质性的病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性耳鸣的症状令患者困扰,祖国医学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