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的部分。这首诗歌里明显暗含着李白并不迷恋官爵的意思,但是真实的李白对官是否边恋?
姑且从他进京前的一些经历说起。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可以说他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年仅24岁,他便只身离开家乡,开始自己的求仕历程。
李白希望结交名士,干谒社会贤达以求得到引荐,从而实现自己的*治理想。
李白第一站:终南山。
唐代李氏天子尊老子李耳为祖先,这使得道教在唐代盛极一时。于是,一些想入朝做官的人,纷纷隐居名山,扮成道士或隐士。
当时的终南山聚集了一大批隐士,这些隐士大都是一些名士,朝廷有时就会在这些名士里择优录用或者由这些人引荐其他人当官。
李白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引荐,遂离去。后有李白诗作《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证明了李白在这里曾经待过,而且还有熟人朋友即隐士斛斯。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终南山第二站:山东孔巢父。
孔巢父是唐代重臣,有着深厚的*治基础,李白想借其影响力为自己的*治历程添上一笔,李白诗《送韩准裴*孔巢父还山》及“竹溪六逸”就是他们当时谈诗论赋的见证。但是孔巢父当时一心向往田园生活,对仕途并不迷恋,李白无奈又离开了山东。
《送韩准裴*孔巢父还山》——唐代:李白猎客张兔罝,不能挂龙虎。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峻节凌远松,同衾卧盘石。斧冰漱寒泉,三子同二屐。时时或乘兴,往往云无心。出山揖牧伯,长啸轻衣簪。时宵梦里还,云拜竹溪月。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雪崖滑去马,萝迳迷归人。相思苦烟草,历乱无冬春。
竹溪六逸图第三站:浙江吴筠。
唐玄宗当时迷恋*老之术,这个吴筠就是当时很有名的道士。唐玄宗闻其名,就召他觐见。就这样吴筠带李白进京,把李白引荐给自己的同乡贺知章,这个贺知章当时为太子右庶子,还是唐玄宗的侍读。
两人见面后,贺知章感叹李白的才气,遂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李白就这样进入了自己梦想的*治田野,等待他将是更加复杂的生活…
仕途真的适合李白吗?答案是否定的。
李白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浪漫的人就比较钟爱幻想,他要求世界择贤而用,唯才是举,可真实的世界是这样吗?李白想要在*治上大展拳脚终究是*粱一梦。
后来,李白离开京城,游历大山明川,结交文人雅士,成就一代奇才,被誉为“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