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维这首诗告诉我,不要错过水穷处的美
TUhjnbcbe - 2023/3/7 18:39:00
北京荨麻疹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同时代的盛唐诗人王维,雅号为“诗佛”。而他的雅号可以说是一个显著的线索,从中我们获知了他的个人信仰,即信佛。佛教讲究的是超然物外,与王维本身善画等原因,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导致他的诗作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所要赏析的古诗,就属于“诗中有画”的诗篇,并且王维这首诗还告诉我,不要错过“水穷处”的美景。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歌开篇的“中岁颇好道”,点明了诗人的信仰越加浓厚,即求道之心更加强烈。这从侧面揭示了他归隐的意向。而“晚家南山陲”,他把家安在终南山脚下,则用行动告诉读者他的归隐之心。对于首联中的“南山”词组,它在诗歌中本身就有归隐的意味,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陶渊明归隐后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描写了诗人归隐时的生活状态。兴致来时就独自出游,出游遇到美景,就自我欣赏陶醉。

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采用“行”、“到”、“坐”、“起”等一系列动作词,刻画出一幅人与白云融为一体的图画。并且诗句为全诗的关键句,它体现出诗人倾注在诗歌中的情感。走到水的尽头,诗人看到的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湍急瀑布,也不是巍峨高山,而是自在升起的白云,为何?

这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密切相关,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中的悠闲愉悦之情。瀑布、高山这些意象,在美学的范畴,蕴含着崇高,但崇高往往包涵着恐惧,犹如人看到珠穆朗玛峰,首先感到的是恐惧不安,当战胜了恐惧之后,才会感到崇高。而白云,意味着纯洁,带给人的是美,使人愉悦,与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非常贴切。所以诗人在“水穷处”看到的只能是白云而不是其他景观。也提醒读者们,若到“水穷处”,千变万化的白云亦是美景之一,千万不要错过。

尾联的“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我觉得,表面上,叙说诗人在林间偶遇老翁,与他谈笑聊天以至于忘了返家,实际上,诗人应该要表达的是,他对隐居生活的享受与流连。

品读完这首诗歌,对于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维这首诗告诉我,不要错过水穷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