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家论艺了庐从阴晴众壑殊看山水画的现
TUhjnbcbe - 2023/3/10 19:40:00

中国山水画一直有“澄怀观道”之说,且尤重诗的思考方向。王维在《终南山》诗中有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年近八旬的知名画家了庐一直致力于中国画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抓住阴晴,这是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表现。作为中国画画家,如果要去表现山水,不但要深入其中,游山观水,更要触景生情,抓住自己的感觉。本文为了庐回顾其山水阴晴系列创作的随感回忆。

我年轻时在跟前辈学者学习诗文的过程中,在山水诗中找到了可以寄托的空间。我爱好的山水诗人中,如六朝的谢灵运,唐代的李白、王维、杜牧,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他们的山水诗文作品,给我带来一种对大自然的神往。

年长后我也曾有幸利用各种公差和假期去旅游,多次往返于长江三峡及华山、峨眉山、衡山、*山、庐山、武夷山、雁荡山等许多名山大川,当时带着传统绘画中的山水形象,面对着真山、真水,即新鲜又陌生,却又梳理不出一种自己可以去表现的办法。

清代石涛山水画山林乐事图轴

明代沈周《庐山高图》到了年,我有幸兼从关良老师那边感悟到一些现代美学的理念。到了年代以后,我带着对山水画在写生和创作过程中长期困惑的问题,重游了各地的名山大川,多次往返于大西南,后来又到了东北和华北各地,加深了我对记忆中的印象和诗的感觉。在山林和峡谷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王维《在终南山》一诗中所描绘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自然变化和感觉。在创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又是关良老师给了我许多很重要的启示,后来当我把一批以山水阴晴为主题的写生创作的水墨作品给关良老师检阅的时候,他又说,“你胆子可以大一点,可以把印象的东西加入自己无限的想象。”通过临摹古、游观与后来这一系列的山水创作,也使我对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自有丘壑”这些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所谓胸中的丘壑,已不是纯客观的丘壑,而是经过自己生华的艺术形象和诗的境界。我感觉到,写生和表现山水,不但要如石涛所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更要以诗人的情怀乐在其中,尽情游玩,直到乐而忘返,情神交融。

以庐山而言,历来是高人幽居之处,山水名作较多,比如沈周的《庐山高图》。

了庐《庐山阴晴》庐山既然是高人幽居处,我年代在画《庐山阴晴》时就想着“自有幽人独往来”,所以山在右上角,画了一些烟云,烟云的境界,加上庙宇,本身不光是方外人也好,世人叫高人也好,自有幽人独往来。左边我用了青色——因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太有名了,这主要是表现“自有幽人独往来”。《武夷阴晴》是表现武夷山的,武夷山的石多是石灰岩,特别到了武夷山最前面的大王峰,山石结构跟南方其他山有很多不同。当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一直想怎么来表达呢?后来想起《世说新语》里所记的“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我改写成“九曲争流、千岩竞秀”,所以用了一种与传统不一样的手法——倒过来的画法,主要让人感觉到它石灰岩的属性,武夷山大王峰前面有一个小的,好像叫红石峡,说明那边山体的颜色基本上是丹霞地貌。

《赤壁阴晴》,主要是表现苏东坡的《赤壁赋》,呈现夜游的情景。

了庐《终南阴晴》《终南阴晴》中的终南山是历代文人的隐居地,但事实上隐士中有不少假隐士,他们是“隐居”为名,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要去做官。所以我想在画作中去表现这样一种历史感与讽刺感,后来想了一句诗,“山水有清音,进退两相宜。”也就是假借“隐居”为名,试图受到朝廷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论艺了庐从阴晴众壑殊看山水画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