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邢小利的首部长篇小说《午后》写得行云流水,将人文学者的日常与时代画卷有机融合。小说场景多是文人雅聚,间或有大段的叙述与议论,也甚是符合篇中的人物身份,讲出一番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悟,从而更能反映当下的深层情绪。
“午后”是个平易的词,有种闲适与慵懒之感。读完正文看了后记,才知道作家的书名“午后”乃隐喻“人到中年”,即相对于青年时光的如日中天而言。小说的人名设置也别有意味,男主南柯,取自“南柯一梦”,透着一股佛禅的气质。与男主有情感纠葛的几位女性,兰湘婷乃热恋、如忆是初恋、晓卉则是互有好感的异地女友。
南柯离异独居。心爱的女儿由他监护,但因升学原因与前妻一起住。他与大学教授齐文晋是好友,聚会时被艺术学院民乐系学生兰湘婷优雅的气质所打动。后来即使知道她有男友,他依然激情难抑爱上了她。如忆和晓卉现阶段都已是人妻。如忆是南柯大学实习时一个中学的学生,当年他对她一见钟情却失之交臂。晓卉是来自东北的学者,两人在一次唐诗研讨会上相识。南柯内心的深情,并不能被心仪的女人洞察与接纳。小说的诗意,即隐藏在两性关系的阻滞与隔阂而生发的惆怅与忧伤中。
可以说,南柯爱上的是他心中的理想幻影,而不是身边真实的具体可感的女人。如忆由少女到熟女,他注意的是她的形象由苗条到微胖;晓卉常年与守寡的婆婆共处的压抑婚姻,他并不深究;兰湘婷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他竟浑然不觉。南柯对女人的表白,恪守“发乎情,止乎礼”。他给如忆和晓卉写情书,她们并未回信,也许是顾虑词不达意,可他的热情却慢慢消退了。兰湘婷与他约会的同时,还不忘与男友互动与厮混,南柯也没有嫉妒和不满,显得过于超然。生活的琐事,她们不说他就不问,他以为这是尊重彼此的隐私,殊不知也许正是这种疏离,让女人无法对他全然信赖与依靠,从而产生炽烈的吸引与亲密的渴望。
40岁的南柯依然对人生充满迷惑,他事业上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小说中写道:“单位最近正在调整各部门领导,南柯是中青年业务骨干,有专著,副高职称,在同行中间多少有些影响,人际关系也不错,很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当研究室主任或《唐音》主编。”但升职也是有代价的,需要顺从领导写些言不由衷的发言稿,还有互相倾轧等人性异化的隐忧,这些都让南柯心烦。他对终南山隐士的生活方式早有考究,对陶渊明的诗歌意境也深有领悟,骨子里的隐逸精神让他渴望放飞心灵的自由。
南柯认识的汪文海是个搞房地产的商人,一次茶话中他提议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项目,建一个中国隐士历史和文化博物院。之后齐文晋也敦促南柯辞职转行。南柯因此离开体制内,成为南山书院的山长。他负责在书院讲学,既讲中国隐士的生活和文化,也请海内外学者、艺术家来讲学。他体制内隐退后,在体制外找到更加广阔的空间。长安是中国书院的发源地,他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研究经由南山书院这个平台的运营,更能企及知行合一、身心合一的境界。
《午后》的小说人物穿行的时间段是千禧年前后。当时,纸媒巨大的影响力、文化人松散的上班制度、生活中蕴藏着机缘与潜能,三两好友一起消磨时光,淘碟、观影、聊天、喝茶、吃饭、烧烤、唱歌、赏乐等,多么惬意。《午后》以淡雅的抒情与舒缓的叙述,让人们怡然地回望过往的温情与爱恋,从而检视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