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互联网是一个浅薄的知识,贩卖商。他让所有人都习惯于浅显地考虑问题,而忘记了深入阅读,能带来的底层代码思考。
前言
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有些人随着岁月的流转,逐渐变得成熟、老道。但有些人即使年过半百,还是一副未长大的样子。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说,年龄那是每个人,到了一定岁数都要加一岁的,但是心智模式,有些人却从未长大,还是跟小孩一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人群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事非常的老道,不给你留下半点把柄,就像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自己漂亮的尾巴,扫去身后的脚印。
这种人在人群中留下的印象,总是趋于完美,他永远跟你若即若离,不做你的死*,但却是你的好友。
所以往往人生中,这样的人才会走的更远,在以后的事业里,会有更大发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做事老道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老道的人
从不轻易的评论人
其实人群中,越是处在低层次的人,越是喜欢评论人,那些乡村间的墙角边,总能传来村里妇人,对于某某人的议论,她们总是对此乐此不疲。
但是如果你进入过大公司里,你会突然间发现,真的没人愿意轻易的去评论一个人。
其实当你在评论人的时候,大家也在对你进行打分,而且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说的那些话。
总会经过好些人的流转,然后再加一些艺术的加工,最后传到当事的人耳中,这种事情是被无数人验证过的,所以那些做事老道的人,从不会轻易的评论人。
甚至有时候,他们连夸奖别人的话,都很少说出来,因为如果一个人经常说别人的好话,总会无意间的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且会有阿谀奉承的嫌疑。
真正老道的人,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他们会选择一笑了之,既不评论也不传播,不会把自己的心力,浪费这些无关自己的事情上。
平时说话很少
我记得大学里面看过一本,关于终南山隐士的书籍,叫做《空谷幽兰》,是一位美国作家,采访隐居在终南山的隐士的书。
书中介绍过这么一位老妇人,她修行的是“不语”。简单的说,就是三年不说一句话,跟别人交流也是通过手语来进行。
老妇人修行不说话,因为她发现这个社会,很多的矛盾,很多的误会,都是经由嘴巴产生的。现实中的人,是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准确的表达心意的。
往往你的善意,会被别人所误解,所以真正老道的人,是说话很少的人,他们总是在人群中,保持一种积极的沉默,永远等着别人先出招,自己再伺机而动。
在一个很多人的饭桌上,那些从开场讲到最后的人,往往他说的话越来越不会受人重视,但是有些人一直保持沉默,他们只要说话,所有人都会屏息聆听。
所以真正会为人处事的人,都知道在人群中保持闭嘴的状态,避免自己话多以后,不小心得罪了那些身边的“小人”。
永远保持低人一等的姿态
人群中往往那些经常被打压的,就是那些调子特别高的人,正所谓树大招风,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到。
我们经常能在一群人中,很快的发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在有意无意的炫耀着自己的优势,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最后沦为所有人的攻击对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保持低调那是一个人的修养,可惜很多人都没有。
而那些做事老道的人,可能并不是从修养角度出发,他们想的是利益,因为低人一等的姿态,永远是有利于自己的。
我们的文化中,总有“劫富济贫”的思想,所以对于那些冒尖的人,所有人都喜欢打压一下他。而且对于不如自己的人,我们总喜欢跟他一起相处,因为可以有安全感。
我还记得《周易》里面的六十四卦,每个卦象都是凶吉相伴,但惟有一卦,“谦卦”,是只有吉没有凶的。也就是古人认为,做到谦虚,方能平安度过一生。
从不做情绪的奴隶
对于情绪的把控能力,是我们评判一个人情商的高低,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不会控制情绪的人,也很容易被他人看做一个小孩。
一个做事老道的人,从不会将自己的情绪摆在脸上,无论是喜怒哀乐,总是在脸上摆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所以这在他人的眼里,显得更加的成熟睿智。我们往往在一个大公司里面,看到那些真正的大领导,都是将自己的情绪,很好的掩盖住的,从不会让他人看出自己的心思。
一个总是将情绪摆在脸上的人,也会被他人一眼看穿内心的动态,从而不会把你看得很重要。
其实这说起来很简单,要想真正的做到,隐藏自己的情绪,那是需要很多的经历,很多的人生历程的。
只有经历过真正大风大浪的人,面对眼前的巨浪滔天,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去坦然面对。
阿文阅读
其实我们的文化里,总是会觉得,做人做事老道的人,会给人一种老奸巨猾的感觉,但实际上只要你把心摆正了,不做违法的事情,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这个前提下,你把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训练的老道一点,其实这未必不是一种自保的方式。
我还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想当贪官,那必须得奸一点,但是想做清官,你必须比贪官更加的奸诈,否则你是活不到,为民祈福的那一天的”。
人活一世,本来就不容易,就如广东话里面的,人生海海啊,有的时候做事老道一点,你才能活的更加的顺畅,对于别人来说,跟一个做事老道的人打交道,总比一个小人要好很多。
我是阿文,持续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