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鸣呦呦
“抛妻弃子,不是渣男还是什么?”
“以追逐梦想为理由,就是自私,不负责任!”
是谁引起了这么大的公愤呢?他就是画家思特里克兰德,《月亮与六便士》里的主人公。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于年,跨越一个世纪,依然为世人所传诵。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在梦想与现实间徘徊,梦想是轻盈而遥远的,就如天上月,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而现实沉重且近在眼前,就如六便士,需要用辛苦的劳作去换取。即便如此,为了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感,大多数人依然选择后者!
而思特里克兰德如痴魔了一般,毅然离开生活了17年的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去追寻他的绘画梦,直至临死前画出了令他满意的惊世之作。
他一生经历了三段感情纠葛,但直到最后与一位土著女孩的相遇,才让他的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从而成就了巅峰之作。
第一段情:妻子的“提款机”
在外人看来,思特里克兰德和妻子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丈夫是伦敦出色的证券经纪人,妻子漂亮,社交能力出色。
尽管丈夫笨嘴拙舌,与妻子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丈夫挣的钱能维持全家人的开销,还有盈余供妻子周旋于文人名士圈中。
然而,在经历了17年平静的婚姻生活后,在某一天,丈夫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家,什么都没带,只留了一封没有理由的告别信。
妻子一度认为,丈夫是有了外遇,和第三者私奔了。但是,朋友很快证实,思特里克兰德不是和女人私奔,而是为了绘画的梦想去了巴黎。
这时,妻子彻底死心了。她可以原谅丈夫出轨,认为那是人性的驱使,迟早会回头;但如果是为了自由和梦想,他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思特里克兰德说,男人的灵*会在宇宙最遥远的地方遨游,而女人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上。
曾经有一句话:“我负责挣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被视为最美的告白。可见,古今中外的社会认知中,男人的责任就是挣钱养家,女人的责任是操持家务,如果角色置换,男人就会被瞧不起,称作“吃软饭”。
但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为了迎合社会的价值观,而把自己弄丢了,值得吗?有人说,“活着必须学会爱自己,因为它得来不易”。
如果每天不得不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如果夫妻间没有共同话题,自己只是家中的“提款机”;如果心如枯槁,依然得不得妻子的宽慰与理解。这样的日子,除了逃离,还有什么希望呢?
第二段情:在婚外情中失去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来到巴黎,他穷困潦倒,一心画画。
有一次,他生了重病,差点死去。善良的画家朋友施特略夫为了救他,把他接到家里悉心照顾,思特里克兰德才慢慢恢复健康。
然而,他并未心怀感恩之情,反而恩将仇报,做出了一些令人愤慨的行为。
思特里克兰德与施特略夫太太发生了私情,并且以要用画室为由,把施特略夫赶出了家门。
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刚刚结束了一段婚姻,又匆匆走进另一段感情,而且是如此不体面的一种呢?
艺术家看中灵感,不在意世俗的羁绊。或许是这段新鲜的感情带给了他灵感,作为画家,最怕的就是灵感枯竭。而施特略夫太太的美貌,爱情,加上不道德的婚外情带来的刺激,让他有了灵感。
当施特略夫在妻子死后重回住所,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给妻子作的裸画时,第一反应是愤怒,第二反应却是震惊,正应了他一直认为的“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绘画奇才”。
然而,这样的灵感如同昙花一现。当施特略夫太太与思特里克兰德在一起后,矛盾开始凸现。就像他之后说的,“她根本不爱我,她什么都愿意为我做,唯独不让我独处。”
施特略夫太太有过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对于自己心爱的人,她会不计一切代价想占为己有,甚至以爱的名义控制对方。
这样的爱,让思特里克兰德再一次跳进了牢笼。在这段感情中,他依旧没有寻得他想要的自由,他的画作依旧没有令自己满意。
当思特里克兰德意识到情人阻挡了自己的追梦之路时,他果断地抛弃了情人。情人无法忍受再次被抛弃,选择了自杀。
爱一个人,是成就对方,而不是试图控制对方。否则,爱情就会变成熊熊烈火,最终烧伤彼此。
第三段感情:在爱里画出惊世之作
在巴黎,思特里克兰德每天画画,但是仍然一无所成。为了找到心中的伊甸园,他几经周转,来到位于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
这块不被打扰的净土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如饥似渴地画着。只有没饭吃或者缺少绘画材料时,他才会出去打一下工,买回食物和材料,继续画画。
所有技巧都只是繁文缛节,只有毫无牵绊的灵*才能创作出震撼心灵的旷世巨作。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进入了他创作的神殿。
无独有偶,我国终南山上也有这样一位隐士,艺术家樊洲。
年他移居山里,29年的时光里,生活简单,与大山流水融为一体。每日抚琴作画,他居然体悟到古琴的声音与中国绘画的线条一脉相承,真是“琴中有画,画中有琴”。
让思特里克兰德真正实现质的飞跃的,是一位名叫爱塔的土著女人。她善良、乐观,而且发自内心地爱着这位外人看来疯痴的“浪荡子”。
爱塔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爱是无条件地付出。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只要安安静静地呆在他身边,她就心满意足了。
唯一一次违抗思特里克兰德的意愿,是他被确诊患上易传染的麻风病时,她不惜以死相逼,也要留在他身边照顾他。
那一次,思特里克兰德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颗冰冷的心终于被爱塔的爱捂热了,他终于意识到爱为何物。在他考虑到避免传染给家人,决定离开独自生活时,他已经不是那个不负责任抛妻弃子的“渣男”了。
思特里克兰德孜孜以求的“月亮”真的只是一幅惊世画作吗?如果是,为什么在画完浮世绘后,双眼已瞎的他明明满意地笑了,却又要求爱塔将它付之一炬呢?
或许就像骑士苦苦追寻的圣杯其实一直在心中一样,爱塔的爱让思特里克兰德找到了人间最珍贵的东西,爱与被爱。他只是将内心的这份满足,化作墙上的这幅画,它怎么可能不惊艳四座呢?因为这幅画是一个媒介,照射出人心深处最强烈的欲望:爱!
写在最后
不管是归隐山林也好,留在烟火人间也罢,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内心的满足。有人通过自我修炼功德圆满,也有人在婚姻的滋养中寻得了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现代婚姻里,有人像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那样,追求外在的体面;也有人像施特略夫太太那般,以爱的名义,试图控制对方;只有少数人像爱塔那样,无条件地默默付出和守候,最终令对方获得心灵的自由,自己也收获了幸福。
其实,我们生活里的鸡飞狗跳,大多是因为谁付出多、谁付出少而斤斤计较,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女性情感知识达人赵涵说过,恋爱时,如同得了近视眼,看对方都好,处处为他着想;结婚后,又好像戴上了眼镜,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不肯多付出一点,生怕吃亏。
最好的感情,不是束缚与羁绊,更不是讨价还价,而是互相体谅,成就彼此。终有一天,那皎皎的“月亮”就在彼此抬头的一瞬间。
审稿:花开时节江帆
校对:孙颖
排版: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