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身在山林,谋求入世的假隐士萨培喇谈艺录
TUhjnbcbe - 2023/3/17 20:57:00
北京儿童医院痤疮 http://m.39.net/disease/a_9084536.html

隐士,怎么还会有真假之分。这只是一种习惯性说法,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隐居不仕的才是真隐士。靠着隐居,谋求声望的当然就成了假隐士。在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假隐士,他们时刻做好入世的准备,时机成熟,他们就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到底如何评价这些假隐士,很难下一个定论。还是讲几个和假隐士有关的小故事,让大家自己思考吧。

刘邦登基之后,打算重立太子。他特别喜欢戚夫人,并打算把戚夫人的儿子赵王立为太子。吕后知道了这件事十分惊恐,她私下里找来张良寻求帮助。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主要,让吕后带着重金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她自己的儿子。商山四皓是汉初著名的四位隐士,刘邦曾经派人请他们入朝为官,但没有成功。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刘邦看见他们辅佐吕后的儿子,感觉十分惊喜。这四位隐士说了很多吕后儿子的好话,此后刘邦就没有立赵王为太子。

这个故事被写到了《史记》中,应该是确有其事。好好的隐士,竟然被牵扯到朝廷立储大事之中。按照商山四皓的名声和智商,他们应该知道在做什么。他们已经不仅仅参与到朝廷大事,而且已经参与到皇位继承人的敏感事件中。至此,商山四皓已经变成了*客。他们的出现,决定了大汉王朝的走向。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有一个隐士叫陶弘景。他少年家贫,不受重视,没有进入仕途的渠道。后来陶弘景成为贵族子弟的侍读,由于出身的关系无法受到重用。陶弘景一气之下,隐居到了句曲山中。陶弘景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研究炼丹导引方法,把自己美化成一个“老神仙”的形象。南朝梁武帝萧衍听说了他的名气,遇到大事小情都请他占卜吉凶。就这样,山林隐士、世外高人成了皇帝的座上客。当时有人给陶弘景起了一个外号,叫“山中宰相”。说明他的权力很大,已经成为皇帝以下的第一人。

陶弘景的做法,被后人概括成“养望”。就是把声望养起来,然后用声望谋求接近权力的机会。到了唐代,有人把养望用到了极致。唐初有一个叫卢藏用的读书人,他科举之后不入朝为官,跑到终南山隐居起来。武则天登基后听说了他的名望,将他请回长安。这个卢藏用投靠太平公主,一时之间成为朝堂上炙手可热的新权贵。他自己都说,隐居就要找距离长安城近的地方,名声很容易传到长安。这样一位假隐士很快就让人识破了真面目,成为人人口中的笑柄。

说完了历史上的几位假隐士,就能发现,很多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在隐士这个群体中,也有沽名钓誉之徒。

拓展阅读

避世而居,不求闻达,古代特殊文人群体——隐士

一部知名度不高的古代诗歌总集,《玉台新咏》

皇帝为什么称为“九五之尊”,原来这个称号出自《易经》

朦胧含蓄,语言华美,清代诗坛主要流派——神韵派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在山林,谋求入世的假隐士萨培喇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