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虽然不免还有倒春寒,但人们已经禁不住开始想象出踏青、赏玩的场景。当一缕暖阳轻拂人们的脸庞,当一阵春风飘过身旁,嫩绿的小草破土而出,各色的花朵也次第开放。田野中、山坡上,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蝴蝶飞舞着闪亮的翅膀,少男少女们将再也不惧怕病魔的疯狂。下面分享两首描写春天的六言诗,李白与王维的争锋,幽人更懂幽意。
春景
唐代:李白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新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李白是一位性情中人,高兴时可以呼朋唤友、醉饮酣眠,不开心处也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仙不愿意被束缚,却愿意一个人四处游荡。他学过剑术、拜过道士,还自比大鹏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实现青云之志。当梦想破碎后,他便经常以酒浇愁、醉生梦死。
这首诗描写春景,前两句展现出幽人居所的不凡之处,“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新家。”鹤溪在浙江景宁,而雁宕(荡)山在浙江温州,门前溪水静流,远处群山环抱,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只是用白描的手法,就展现出一派清净幽静、远离尘嚣的氛围,真乃修行的好去处。
后两句勾勒出幽人的形象,“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这位高士寄情山水,每天与花鸟相伴,看似孤独,却最懂闲适恬淡之真味。他心境平和,胸怀宽广,没有丝毫的牵挂和烦恼,如同仙人一般。
春眠
唐代: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
王维自幼聪慧、博学多才,很早就进士及第,入仕后也积极向上,尽其所能为大唐奉献微薄之力。可是安史之乱后,他目睹了各种怪象,便觉得心灰意冷,于是开始半官半隐,“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作者退居辋川别墅时,喜欢亲近大自然,更用诗行记录了自己隐居终南山的闲情逸致。前两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展现出桃红柳绿、宿雨春烟的迷人景色,不仅色彩鲜明,而且景物怡人,不愧是诗中有画。
后两句显示出别墅区的清幽,“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因有“宿雨”,所以才有“花落”。然而“家童未扫”,却更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未扫”二字,更是浑然无迹地表达出诗人任运随缘的人生观。
纵观这两首六言诗,虽然都是描写春景,也都体现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喜爱。但诗人心境不同,表现手法也各异。李白的作品先用春景进行铺垫,却重在描写幽人的闲适生活,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强烈向往。而王维本来就是半个“幽人”,早已融入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之中,于是就更能深入地感受终南山春景中的恬淡意境。
从创作手法来看,李白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幽人赏花观鸟,悠闲放松,毫无世俗的挂念,真是令人羡慕。王维的诗句对仗工整,动静结合,更兼诗人画家的风格,让整首诗散发出浓浓的禅意,更体现出幽人更懂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