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呢?
王小波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一文中认为,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给老百姓当信仰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古怪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还想当上帝(中国话不叫上帝,叫“圣人”)。
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的依附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总喜欢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帝王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顾炎武在《日知录》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士是四民之首,不属于王公贵族。先秦社会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士”对于知识文化处于垄断性地位,一方面,要秉持“道尊于势”的理念为民代言;另一方面又要依靠王权来实现*治理想。古代知识分子一开始就处于尴尬的境界。
儒家学说就是入世哲学,就是为帝王服务。“学而优则仕”,胸怀为帝王之师的抱负,治国平天下。孟子就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就成了官方哲学,奠定了儒家成为帝王御用哲学的基础。明初著名理学家薛蠧就说:“夫以孔子之大圣,犹述而不作,是故学不述圣贤之言,而欲创立己说,可乎?”代圣人立言,成为传统士子治学的唯一要旨。
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没有独立的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有依附权力才有荣华富贵,最终就是权力的奴隶。这一点鲁迅看得非常清楚,年6月2日致郑振铎的信中,鲁迅写到:”顷读《清代文字狱档》第八本,见有山西秀才欲娶二表妹不得,乃上书乾隆,请其出力,结果几乎杀头。真像明清之际的佳人才子小说,惜结末大不相同耳。清时,许多中国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鲁迅就是鲁迅,一针见血,中国知识分子的弊端一眼看穿,”并不悟自己之为奴“。
当代作家巴金,在其《随想录·十年一梦》有着自己深切的感受,“我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部林琴南翻译的英国小说,可能就是《十字*英雄记》吧,书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忘记不了:“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
从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甚至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儒家学说为帝王服务结果给自己带了紧箍咒,几千年不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的屠刀可以让知识分子无处可逃。
明朝太祖朱元璋写的《大诰》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儒生,叫夏伯启,他和自己的侄子将左手大拇指用斧头剁掉,发誓一辈子不入朝廷做官。被告发后,结果被朱元璋给“枭示”了。朱元璋杀官太多,出现“官荒”,读书人不敢出来当官。但是朱元璋告诉读书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为朕用者,诛其身没其家,不为之过”,“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者杀无赦”。
鲁迅把古代知识分子分为两类,“中国的开国雄主,是把‘帮忙’和‘帮闲’分开来的,前者参与国家大事,作为重臣,后者却不过叫他献诗作赋,‘俳优蓄之’,只在弄臣之例。”(鲁迅《从帮忙到扯淡》)
“如果既不能帮忙,又不能帮闲,那么,心里就甚是悲哀了”,“中国是隐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时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谓之征君”,鲁迅在《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这样看这些知识分子。唐朝时候,有人为了当官跑到终南山当隐士,被称之为终南捷径。当官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大梦想。
五四运动以后,知识分子才开始真正拥有独立性,这是中国的巨大进步。鲁迅就是一个始终与执*者对抗的自由主义者,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独立性、启蒙性、批判性,这是鲁迅一生的特质。鲁迅是一个永远的不结盟主义者,不参加任何**,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的独立。与胡适相比,鲁迅就是一个在野的,而胡适在朝的。
鲁迅骨头是最硬的,因为他拒绝与权贵合作。蒋介石曾经指示宣传部设法拨出一笔钱帮鲁迅去日本养病,可是被鲁迅拒绝。年10月19日,鲁迅背着国民*浙江省*部的“通缉令”,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胡适一直被视为是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精神领袖和形象代言人,开始的时候说什么二十年不谈*治,结果是谈了一辈子*治,还是蒋介石座上宾,还多次接受蒋介石的秘密资助。“留在*府之外,为国家做一个诤臣”,以“无偏无*之身,有时当紧要的关头上,或可为国家说几句有力的公道话”,胡适身为朝中人哪里来的独立性。鲁迅才是真正独立的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有个致命缺点根深蒂固,儒家思想造就的依附人格,总是在帝王的身上寄托治平的理想,有意无意做权力的奴隶。即便是民国时代,很多人依旧走不出来。
蒋廷黻海归博士,历史学家,“我国几千年来最无贡献的阶级是士大夫。我心发火的时候,不免要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鼓掌。”为秦始皇鼓掌,为蒋介石工作,成为国民**府的官僚,典型的书生从*。蒋廷黻称赞蒋介石甚至比美国历届总统更加新派,支持蒋介石搞什么新式独裁。
钱穆,历史学家一代儒宗,蒋介石八十大寿时,钱竟献祝词称蒋为:“诚吾国历史人物中最具贞德之一人。禀贞德而蹈贞运,斯以见天心之所属,而吾国家民族此一时代贞下起元之大任,所以必由公胜之也。”可谓肉麻之至。
李敖在钱穆去世时说,“钱穆与当权者关系,是可耻的。蒋介石利用钱穆的反动,来哄抬*权;钱穆利用蒋介石的反动,来得君行道,结果,人越丢越大。被蒋介石‘倡优畜之’的结果,他曲学阿世,大儒立场尽失,去朱子远矣!”
鲁迅才是真正的战士,以笔为旗,横扫一切权威,不愧为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
“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哈维尔曾经写到:“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这个世界不幸的见证,应该提倡独立的精神,应该反抗一切公开或潜藏的压逼和操纵,应该是体制、权力以及种种虚伪的主要质疑者。”
鲁迅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鲁迅的独立性批判性战斗性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当一个社会没有为穷人、为大多数人、为整体社会利益说话的知识分子,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