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本好书处世如空谷幽兰,寻隐问道终南山
TUhjnbcbe - 2023/3/27 20:38:00
北京医院治疗青春痘 http://m.39.net/pf/a_9187226.html

书名:《空谷幽兰》

作者:比尔·波特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星:四星

延伸阅读:许晓《她在红尘外》

——————

跟随作者出发,一路寻访终南山、华山、太白山上的隐士们。修行,就是修心。

——————

空谷幽兰,顾名思义,即山谷中独自绽放的兰花。

.

日光伴着它静静地开,星月伴着它悄悄地卧;风中拂来山谷空灵的摇篮曲,伴它安然入睡。

.

它是天地之一粟,却世.所.罕.见。它坐拥着极.致的孤独,也享受着全然的自由。它为自己而开,也为自己而败;为自己仰头饮露,也为自己孤单地盛放。

.

因此,它是花中蕞蕞清醒的一朵,是自我的天地里恒久的主人。它这一生,只为活出自己心之所向的样子而存在。

.

它是隐者的象征。

.

年,作者离开米国,到太晚(谐音)参禅悟道,他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中国的隐士已经不复存在了。”

.

但他一直将信将疑。直到15年后的年,他得以亲赴道.教.重.镇终南山,希望能寻得真正的隐士。

.

一路上,他走着曾漾起王重阳跫音的石阶,路过曾守护吕洞宾小憩的石洞,风中还不时传来“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长吟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自得之声……

.

神奇的是,在古代,隐士和菅员就好比是月亮的黑暗面和光明面,他们相辅相成,组合在一起才成就古人圆满的一生。屈原的沉河自尽是孤绝的隐,陶渊明的南山躬耕是淡然的隐。

.

远远的,还有年前悠然地骑牛出函谷关的老子,他这一去,亦诠释了何谓

“道法自然,知足常乐”。

.

其实,隐居不过是一求内心的宁谧。如果你的内心足够有信念感,如果你自己足以如空谷幽兰般支撑起自己头顶上接二连三的风风雨雨,那么无论你身处何处都能修行,不必苦寻山林归隐,亦不必执着于斩.断.红尘。

.

毕竟,红尘内与红尘外,只不过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蕞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心。

.

修行,即是修心。心若静了,无论身处于何种生活,你都能得大自在。

.

别忘了,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

精彩书摘:

1.努力活着就够我忙活的了。

2.他说他喜欢生活在生活的边缘。

3.那些隐藏着的人,终有一天会大放异彩。

4.霁月光风同作伴,青山绿水共为邻。

5.问:您修哪个法门?念佛还是坐禅?

志诚:我只是随缘度日。

6.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7.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地共处。

8.他们都很清贫,但是他们的微笑,使我们觉得自己遇见了中国蕞幸福、蕞有智慧的人。

9.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

.

(我是爱读书的湛泊,深耕小众文学,欢迎你留下脚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本好书处世如空谷幽兰,寻隐问道终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