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陆地神仙张至顺隐终南山修行70年,预
TUhjnbcbe - 2023/3/28 18:54:0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悠然娴静的山林隐居生活,成了多少人心向往之的乌托邦。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现代人的生活充实又忙碌,有人甘之如饴,认为这样恰好能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有些人则开始追求起慢速度的桃园生活,例如素食文化、田园文化和隐居文化等等。

在终南山有位岁的老道人名为张至顺,他与旁人不同,是全真派的传人,于岁的某一日在山顶上去世。

巧合的是这和他自己推算的一模一样,世人也说他不是自然老去,而是羽化登仙,去往极乐世界。

01一路逃难,意外获读书机会

张至顺年出生于河南,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算不上大富大贵也是能吃饱饭的。

一家人平安度日,张至顺出生时他的父母希望他能一生过得平安顺遂,无灾无难,就取名为张至顺。

战争却打破了这一切的宁静,当时正值清朝末年,愚昧落后的清*府闭关锁国,遭到了外国列强的入侵。

一时间整个国家战乱横行,民不聊生,原本美丽的家园被炮火覆盖,逼不得已和其他人一样,张至顺一家走上了乞讨逃难之路。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落叶归根是极大的执念,如果可以谁不想在故土踩着先人的脚步生活下去,死后再埋葬在这片土地。

可战乱、争斗、侵略这些无一不在冲击百姓们的生活,他们为了活下来,只能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张至顺从7岁起就跟着父母逃难,边赶路边乞讨,有时候遇不到好心人,一家人都要饿好几天的肚子。

小小年纪的他不仅要承受生活上的艰难,更多的是他人的鄙夷和冷眼,也让他早早就体会到社会的艰辛。

在流离的日子里,他也曾经偷偷去学堂听课,听着别的孩子朗朗的读书声,好像自己也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

但还是被教书先生发现了,当得知张至顺是逃难来的老师生出了怜悯之情,在他看来小小的孩子就要受那么多苦,实在是不忍心。

于是老师允许张至顺在一旁听课,这一听就是两年,算是张至顺的启蒙课堂,让他知道了一些书籍知识和道理,不至于成为白丁。

02艰苦童年中的道学萌芽

一次他偶然听到有人在唱《湘子传》,韩湘子大家都不陌生,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之一,尤擅乐器。

《韩湘子传》说的就是韩湘子出家成道走上仙途的故事,因此年幼的张至顺对道家产生了无尽的向往之情。

他甚至曾经偷偷跑去终南山想出家当道士,可他实在太小了加上终南山山高路远,没过多久就被家人找了回来。

可即使这样,出家当道士这个想法就像未出土的萌芽一样,一直埋藏在他心里,只等着时机破土而出。

战乱的年代,有打仗肯定就有牺牲,但战争不停士兵的奔赴就不会停,抓壮丁的现象屡见不鲜。

十几岁的张至顺也被抓去当了一名运输兵,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他太瘦弱了,派他上前线无疑是送死。

对张至顺来说*营的生活固然辛苦,可是比起乞讨还是好的,至少有饭吃有衣服穿,这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然而张至顺的际遇还在后面,在一次运输途中他们的运输队刚好经过一家寺庙,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僧人们的念经声相重合。

看着周遭战友们麻痹的神情,张至顺心中出家成道的萌芽开始迸发,他想要摆脱这战乱的俗世,于是四处寻找找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

当时张至顺辗转多方知道了华山有位高人,这个人就是刘明苍,是道观的住持也是全真派的第二十代传人。

一开始刘明苍并不想接收张至顺就把他拒之门外,可张至顺是个倔强的人,他不愿放弃自己的内心的愿望,就执着地等在山门外。

没有地方睡就以天为被地为庐,一直徘徊在寺庙门口长达两个多月,最终刘明苍被他的执着打动,答应收他为徒。

03悬壶济世,参悟道法

在学习道法的过程中,张至顺感悟到自己有太多不足,不断察觉到过去的自己是只井底之蛙,因此学习也更加刻苦。

在具有哲学性和人生道德观的道法中,张至顺收获颇丰,俨然有了几分世外高人的意味,也得到了师傅刘明苍的重视。

刘明苍受到了道家的真传,虽然一开始对这个弟子很不看好,但后来见他是真的喜爱道学又聪慧,是个可造之材,就倾囊相授。

把金刚经和长寿功都传给了他,还在张至顺的要求下教他医术,让他熟知草药,精通药理。

张至顺后来还去以医术闻名的西安八仙宫向高人请教医术,希望可以有所精益,治病救人。

后来刘明苍去世,张至顺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终南山,开始继续修行,这一开始就是足足七十年。

事实上张至顺并不是完全不知天下事的隐士高人,他会经常下山为看不起病的人免费看诊,还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他们。

时隔多年时局开始稳定,张至顺依旧十年如一日下山和有缘人讨论道法教理,有时也会继续义诊看病。

慢慢地就有人传出终南山有位老先生仙风道骨,不仅道法高深而且而且医术高明,越来越多的人找他拜师或者求医。

面对这样的要求,张至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一则自己学医本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行医救人,怎么可以把病人拒之门外。

二来道家一派日渐衰微,来拜师的人张至顺会选择合适的弟子,教授他们道家的真传,也好继续发扬道家的文化。

张至顺在自己90多岁时就已经推算过,说自己会在岁时逝世,羽化登仙,后来果真应验。

04结语

事实上张至顺的一生是极有传奇色彩的,他自己童年时期多有磨难,但依旧怀揣着道家之火,不肯轻易放弃。

不管是研习道学还是求学行医,都秉持自己的坚持和热爱,对于人们也是怀着济世救人的仁义之心。

可以说张至顺,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的道教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大胸怀和大智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地神仙张至顺隐终南山修行70年,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