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是道教第一福地和发源地。传说秦国函谷关关令、天文星学家尹喜在终南山以草结楼,每日在草楼上观星象。忽一日,尹喜在楼上看到东方紫气而来,知道有吉人到来,前去函谷关守候接引,原来是老子李耳身披五彩云衣,独自骑青牛而来。
尹喜高兴地将老子请到草楼,拜为师父,请其讲经论道。老子在草楼南传述《道德经》五千言后出函谷关而去,飘然不知所踪。后道教成立,尊老子为祖师,尹喜为老子唯一的弟子,奉其为文始真人,《道德经》为根本经典。
终南道家第一福地。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寿比南山“即由此山而来。终南山因为老子、尹喜在此论道传法,草楼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终南山成为道教的发源地和第一福地。
楼观台有许多历朝历代的碑刻,尤以高文举所书《道德经》特别有名,其字体介于石鼓文与大篆之间,笔力雄劲,远看如花朵,近看是字。碑侧有7个字典上未记载的生僻字,相传是老子的修炼心得,意思是“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楼观周围有9株历经千年仍苍翠蓊郁的古柏,称“楼观九老,其中一棵老子曾将青牛系在上面,为“系牛柏”。楼观西南有三棵树,树上结瘿如展翅捕食的雄鹰,栩栩如生,称“三鹰柏”。
楼观不远是说经台,四正殿两配殿。西侧为“上善池,内里一石雕龙头终年水流不断。传说此泉水还救了附近民众,帮助他们战胜了一场瘟疫。每逢庙会,香客们争相饮用此水,以求袪病消灾。
说经台南面峰峦上,有一炼丹炉,是老子炼丹所用。东南方“仰天池”,为老子打铁淬火的水池。说经台西边有“化女泉”,据说老子西行途中将一具白骨点化成少年徐甲,抵达函谷关后,老子以七香草变成美女考验他。徐甲禁不住诱惑,刚要有所行动,老子将其点化成白骨。在尹喜极力的求情下,将白骨变回徐甲,并以拐杖怒点地面,美女即化成泉水。
终南隐士名山。
终南山留下了许多老子的遗迹和故事传说。历朝历代许多大道名士在此隐世修炼,如老子、尹喜等,姜子牙入朝为官前就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钓鱼,引起周文王的注意,请其辅佐朝*,后来姜子牙以80高龄为相,帮助文王伐纣,建立功勋伟业,留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千古佳话。
古代隐士大多博学多识,有些以隐出名而求得仕途。大抵因为终南山靠着长安都城,隐士们大都选择在此山隐修,通过隐修出名而被朝廷得知,请入朝堂为官。“终南捷径”这一说法由此而来。
终南山毗邻长安,为道教福地,景色优美,林壑幽泉,飞瀑深潭,有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等多种珍稀动植物。
现代人看上终南山隐士名山的称誉和美景,一些人将其将作为长期居留的地方,劳作耕种,自给自足,无电视、电话、网络,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活。
现代隐士与古代隐士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远离朝堂,后者逐朝堂而居。唐代有隐士开始在国都长安附近终南山隐居,后来都城迁到洛阳,追随到洛阳附近嵩山隐居。
现代终南隐士修行之路。
现代隐士们进山隐修的路也是一条打怪升级的坎坷路。
你得过阿堵这关,没有阿堵,一切都无从谈起。有了阿堵,可以租下当地民居和土地、农具。据说当地山间民居租用价格已经暴涨,且要一次性交纳1年租金。隐修者的到来让山民们找到了创业的路,他们因此也增加了一些收入。
缺乏阿堵的隐士们只能择一山洞一岩窝,以地为床,过着真正清修者的生活。
有了充足的阿堵接下来准备隐修必备的装备。如香炉、古筝、剑,还有书籍,你需要一颗道家无为而为的心,点开下面卡片,了解道家知识,助益心灵的修炼。
¥道德经全套原著正版全注全译文白对照老子道德经原文心释解读道德经全集非注音版白话文国学书京东¥购买已下架有了装备、房产,接下来准备过关。终南山隐修者良莠不齐,有隐修数年后查出是犯罪逃逸的。
某美女摄影师隐居终南山,精心拍摄数张相片传到网上后出名。粉丝慕名前往合影,某天美女外出归来,家中四壁空空如洗,除了观音佛像,所有家什被一洗而空。美女被惊吓到了,为安全着想,白天回隐居处,晚上到山下村里住宿。
隐士修炼升级的路上确实关卡不少,有人说曾见终南隐士白日渡劫飞升。白日飞升只是传说,真如传说所述,那得经历多少关卡,击败多少个各个层级的BooS升级进阶而得大成?
终南山是隐士之地,又有大隐隐于市之说,真为大隐又何必隐于山野。心有道家之隐修,心中自有终南。这本《道德经》能助益心灵的修炼,值得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