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终南山女隐者王芝霞自称能与佛祖对话,45
TUhjnbcbe - 2023/4/2 8:36:00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如此丰富的现代社会,你能想象隐居是一种这样的体验吗?

现居终南山的89岁老人王芝霞就是一位隐居了45年的修行者。

在终南山上,王芝霞每日深居简出,以修行礼佛为乐。

她曾经在山中土屋中足不出户,连续打坐天而不觉得无聊。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难道这样的生活不会枯燥乏味吗?

王芝霞独自隐居45年不见家人,难道她的家人就不会来探望她吗?

尘缘:隐者为何45年不见家人

每天清晨,终南山隐者王芝霞都要早早起床。

她简单清扫收拾一下屋子,就会去山中拾野果和收集山泉水,这些是她每日重要的饮食来源,天气好时,她也会拾些树枝做柴火。

从山中回到她隐居的土屋后,王芝霞就会开始礼佛,她有时阅读研习佛经,有时打坐静坐。

不过,上山采野果的日子也不是天天都有,大部分时间王芝霞还是待在土屋中。

王芝霞礼佛非常专注,据她自述,有一次她打坐参禅连续天没有离开土屋。

这样隐居山中深居简出的日子,王芝霞一过就是四十几年。

曾经,王芝霞的儿子来看望过她。

当时王芝霞的儿子马上结婚了,他非常希望母亲能出现在婚礼上见证他人生的重要时刻。

但是王芝霞一心礼佛,发誓要断绝尘缘,最终她还是坚持不离开终南山,自然也没有出席儿子的婚礼。

对此,王芝霞的儿子感到非常委屈,亲戚朋友也对王芝霞的这种做法感到非常不理解,觉得她过于冷情了。

连儿子婚礼都不去参加,王芝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又为何要隐居呢?

王王芝霞从小就与佛有缘,在小的时候她就喜欢阅读佛经,在年少时王芝霞就有皈依的打算。

但是她那时还有父母要赡养,为了承担家庭责任,王芝霞暂时放下心中的想法,嫁人生子后努力劳作,供养父母。

在王芝霞43岁那年,她在一次去香积寺上香时重新燃起了出家修佛的想法。

那时候她的父母已经离世,儿女们也都被抚养成人,王芝霞觉得,她人到中年该为自己活一回了。

看着积香寺的佛像,王芝霞默默下定了出家的决心,很快她在香积寺剃度成了一名尼姑,在此潜心修行。

对于王芝霞的做法,她的丈夫和子女都感到不理解,家人们频繁来往香积寺想要劝她还俗回家。

家人的频频探访让王芝霞牵动尘缘,她觉得这是对修行的不虔诚,于是下定决心要远走避世。

最终她选择了去终南山隐居,从此王芝霞一心向佛,再不牵念凡尘俗世。

隐居:心中有佛不觉山居困苦

曾有人疑惑,王芝霞既然是出家人,那么天下有这么多寺庙可以修行,大可以选一个离家远的寺庙,这样家人就不能常去探访了,为何要独自一人隐居终南山呢?

对此,王芝霞有自己的理解,她觉得礼佛是一场修行,既然是修行就要吃苦,所以在终南山独自隐居的这些苦是一种修行的恩赐。

隐居终南山之后,王芝霞用身边当时仅有的积蓄找了一个泥瓦匠,帮她用*泥新建了一个小土屋。

她给这个土屋取名“三圣殿”,还在屋前贴上了她亲手书写的对联,上书道:“小五台非台台连台,终南山名山山外山。”

无论是屋名还是对联,都能看出王芝霞一心礼佛的志向,和断绝杂念的决心。

刘禹锡曾有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王芝霞在终南山的隐居也践行了这句古话。

虽然终南山的土屋简陋,但是王芝霞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而平静的。

住进土屋后,王芝霞没了凡尘俗世的挂念,她每日潜心礼佛,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修行上。

据王芝霞自己说,她曾经连续念经打坐天没有离开土屋。

王芝霞偶尔也会下山购买一些生活必需的食物和药品,由于终南山往来不方便,王芝霞又年事已高,所以山附近的百姓曾想要帮助王芝霞购买食物帮她送上山。

但是王芝霞坚持自己亲自下山购买,因为她觉得亲力亲为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之人不能怕吃苦。

虽然偶尔会下山采购食物,但是王芝霞平日里更多时候还是选择吃野果和喝山泉水。

作为修行之人,她坚信“五味使人智昏”,所以很少贪图衣食上的安逸和享受,多年来坚持清贫。

到了冬天,终南山的气候还是很寒冷的。

王芝霞的屋子不通电,没有办法使用现代化的取暖设备,暖气、电暖炉、电褥子这些都与她无缘。

在冬日里王芝霞唯一可以抗寒的就是她那一床破棉被,实在太冷偶尔烧些柴火,这样的清苦日子她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我们所身处的现代社会,精神生活和娱乐世界已经发展得相当丰富,对于王芝霞清苦的隐居生活,大部分人感到无法理解,但王芝霞却说自己乐在其中。

她自称自己是可以与佛祖对话,说多年来佛一直在她心中。

也许是因为心中有坚定信仰,所以她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么孤寂和艰苦,反而觉得这样可以专心修行的生活非常快乐。

现状:年近九十精气神饱满

如今的王芝霞已经89岁了,但从照片上能看出来她的状态保持得很好。

老人虽然面容清瘦,但是看起来精神很饱满,一双眼睛非常深邃有神。

王芝霞今年已经89岁了,如此高龄的老人还能把自己的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足以表明她的身体还是很硬朗的,这也能从侧面说明王芝霞几十年的隐居生活非常健康和规律。

曾经有外界猜测王芝霞独自隐居山中这么多年,精神上或许已经不正常了,但是王芝霞如今接近90高龄,依然精力充沛,足以用自身的状态打破流言蜚语了。

我认为,王芝霞非但没有精神疾病,反而是一个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的人。

要知道独自隐居山中几十年非常人可以办到,王芝霞之所以能避世独居几十年依然神采奕奕,说明她内心对佛的信仰足够坚定,礼佛和修行的强大精神世界能让她摆脱孤独感。

她的世界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生活,但是她有佛学为伴可以乐在其中,尽快在外人看起来这样的生活很孤苦寂寞,但是王芝霞并不这样认为。

现在的王芝霞日常生活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她像普通农妇那样,每日早起打扫屋子、采集野果和泉水。

另一方面,在忙完日常生活之后,她阅读佛经、念经打坐,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到她内心的安宁。

王芝霞已经45年没有见过家人了,对于她出家修行的决心,她的家人这些年来已经心中有数,虽然不舍,但也很少再来打扰她。

除了不见家人外,王芝霞也很少与其他人往来,她这几十年来与外界唯一的沟通大概就是定期下山购买食物和药品的日子。

其他时间她都独自守在自己的小土屋里,通过诵经打坐徜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王芝霞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以后,有很多网红现在慕名来拍她的生活,甚至还有人为了博流量想要与她合作拍视频,但王芝霞拒绝了外界提出的这些拍摄请求。

对她来说,修行是丰富和安宁自己内心的一种选择,为的是让自己获得平静,而不是作秀给外人看。

我们古人曾经用词语“安贫乐道”来形容一个人由于心中有道义而甘于清贫,其实这个词语也是对王芝霞多年隐居修行生活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

王芝霞安于物质上的贫乏,在终南山的一间小土屋里一住就是几十年,这几十年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恐怕文字不能详述。

但是王芝霞并没有觉得这些艰苦不能忍受,这是因为她心中对修行和礼佛的信仰足够坚定,佛法给了王芝霞一片广博的精神世界,丰富到让她可以忽略物质上的清贫和苦难。

或许她这种生活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但是人生中的很多感受正如一句古话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人过得是否开心快乐并不能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中获得,而应该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中得到回应。

王芝霞坚持自己心中的礼佛信仰,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参考资料:

1搜狐新闻:探访83岁“茅棚隐士”搜狐新闻。(年2月3日报道)

2凤凰网:陕西终南山“茅棚隐士”。(年2月2日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终南山女隐者王芝霞自称能与佛祖对话,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