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自古就有许多高人,怀才自负,不落世俗,成为了山水之间的一代隐士。其中,有些隐士乐山,有些隐士乐水,有些隐士乐于闹市。那么,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有哪些呢?
第5名: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治家、*事家。一篇《出师表》深入人心。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他始终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前出师表》中曾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大约在16岁开始,来到了南阳,然后生活了十年的时间,26岁时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诸葛亮在隐居的这段时间里,拜当时的“江南第一名士”司马徽为师。司马徽是一位高人,其于天文地理,兵法布阵都有很深的研究,且与当地名士如庞德公等人交往甚密,因此诸葛亮不但从司马徽那里学到了兵法和天文地理,还与当时一些*治集团的领导者有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虽然诸葛亮在隐居的这十年里并未出山,但是他的名气却因这些当地的名流而鹊起,为他以后辅佐刘备,打下了基础。
第4名:林逋
宋代的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一生未曾做过官,也不屑做官。他所作《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林逋一个人在杭州的小孤山上种梅养鹤。揽清风赏明月,宠“梅妻”护“鹤子”,水清浅处疏影横斜,月*昏时暗香浮动。观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外云卷云舒,活脱脱一个神仙。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能隐得住吗?越隐名气越大,越隐拜访的人越多,最后连皇帝都知道了他,在他死后,赠给他个谥号“和靖先生”,试想,有哪个隐士能像林先生“隐”得这样轰动四方的?
第3名:王重阳
王重阳,全真派创派祖师,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曾提到过王重阳与《九阴真经》、终南山、全真教七子等故事。王重阳先是选择隐居在终南山一带参真布道,期间收了马钰、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人为徒,成立了全真教,而这七个弟子,也被称为“海上七真人”。而后其又到胶东地区,在昆嵛山烟霞洞修炼布道,王重阳不仅确立了全真教的思想体系,而且还确立了全真教规,使全真教成了当时北方道教的一支重要流派,与天道教两大宗南北对峙。
第2名: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后改为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被人称为“五柳先生”,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幼时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然而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来他又曾做过几次官,但是却不如意。于是“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自此彻底归隐田园。他的那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堪称是古今隐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1名:*谷子
*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谷,故自称*谷子。*谷子是纵横家之鼻祖,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皆是其弟子,据说,孙膑与庞涓等人也是*谷子的弟子。虽然*谷子是一名隐士,但是显然他怀着一颗济世之心,因此当弟子们掌握了足够的技能之后,*谷子是允许他们出山拯救苍生的。*谷子是隐士中的一位奇人,不但通古博今身怀绝技,而且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济世隐士。
当然,大多数隐居者是不留其名的,但求能够“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便足矣。
记得